钢框架结构延性节点的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工作机理 | 第13-14页 |
1.2.2 翼缘削弱型节点 | 第14-16页 |
1.2.3 翼缘削弱型节点钢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第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延性节点钢框架结构理论介绍 | 第19-25页 |
2.1 结构性能 | 第19-22页 |
2.1.1 耗能性能 | 第19-20页 |
2.1.2 延性性能 | 第20-22页 |
2.1.3 刚度和承载能力 | 第22页 |
2.2 塑性铰与结构破坏准则 | 第22-23页 |
2.3 优化设计理论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延性节点钢框架结构削弱个数优化有限元模拟 | 第25-40页 |
3.1 削弱个数优化研究的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 第25-27页 |
3.2 应力应变曲线 | 第27-29页 |
3.2.1 材料力学性能 | 第27-28页 |
3.2.2 三折线模型 | 第28-29页 |
3.3 有限元模型 | 第29-33页 |
3.3.1 模型设计 | 第29-31页 |
3.3.2 数值模拟 | 第31-32页 |
3.3.3 加载制度 | 第32-33页 |
3.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3.4.1 破坏模式 | 第33-35页 |
3.4.2 滞回曲线 | 第35-37页 |
3.4.3 骨架曲线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延性节点钢框架结构削弱个数优化试验研究 | 第40-54页 |
4.1 试验概述 | 第40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40-49页 |
4.2.1 模型破坏模式及形态 | 第40-45页 |
4.2.2 滞回曲线 | 第45-47页 |
4.2.3 骨架曲线 | 第47-49页 |
4.3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对比分析 | 第49-53页 |
4.3.1 滞回曲线对比 | 第49-51页 |
4.3.2 骨架曲线对比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延性节点钢框架结构削弱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 | 第54-72页 |
5.1 结构模型设计 | 第54-55页 |
5.1.1 模型概况 | 第54页 |
5.1.2 模型削弱参数设计 | 第54-55页 |
5.2 削弱参数对钢结构相关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5-68页 |
5.2.1 模型XA系列的有限元分析 | 第55-60页 |
5.2.2 模型XB系列的有限元分析 | 第60-64页 |
5.2.3 模型XC系列的有限元分析 | 第64-68页 |
5.3 算例验证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