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证据、保全证据及保全证据公证基本理论 | 第8-12页 |
一、证据的概念及种类 | 第8-9页 |
二、保全证据的概念及意义 | 第9页 |
三、保全证据公证的概念、意义及法律特征 | 第9-10页 |
四、办理保全证据公证的审查事项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上海市闵行公证处保全证据公证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2-25页 |
第一节 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公证处办理的保全证据公证概况 | 第12-21页 |
一、关于书证、物证的保全公证 | 第12-13页 |
二、关于视听资料的保全公证 | 第13页 |
三、关于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的保全公证 | 第13-14页 |
四、关于行为过程的保全公证 | 第14-15页 |
五、关于信函、文书送达的保全公证 | 第15-16页 |
六、关于知识产权内容的保全公证 | 第16-17页 |
七、关于涉及互联网上侵权和违约的保全公证 | 第17-18页 |
八、关于因单方收回出租房屋或者其他物业进行的保全公证 | 第18-19页 |
九、关于房屋拆迁的保全公证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上海市闵行公证处保全证据公证的发展态势 | 第21-23页 |
一、保全证据公证种类的发展 | 第21页 |
二、保全证据公证数量的发展 | 第21页 |
三、保全证据公证的业务成果 | 第21-22页 |
四、闵行公证处保全证据公证的创新进步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保全证据公证数量呈几何性增长态势的原因 | 第23-25页 |
一、申请程序上的便捷 | 第23页 |
二、办理及出证速度上的优势 | 第23页 |
三、诉讼成本上的节省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目前保全证据公证的效力因素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一节 法院对证据保全公证书的采信情况 | 第25-26页 |
一、公证的效力决定保全证据公证效力的地位和权威性 | 第25页 |
二、目前保全证据公证书被法院实际采信的概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保全证据公证在诉讼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及稳固的优势性 | 第26-29页 |
一、保全证据公证书的证据效力 | 第26-27页 |
二、作为证据被使用的保全证据公证书的稳固优势性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现阶段保全证据公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法院不予采信之公证书的若干案例概况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目前保全证据实务存在的漏洞和弊病 | 第30-33页 |
一、对于自身位置的判断失当 | 第30页 |
二、程序上的漏洞 | 第30-31页 |
三、法律精神上的罔顾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33-35页 |
一、配备优良的证据采集工具 | 第33页 |
二、出台配套法例或具体行业指导意见 | 第33页 |
三、鉴定、勘验、测绘机构的配合采证 | 第33-34页 |
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 第34页 |
五、配备必要的保管证据场所、制定完备的调阅手续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健康发展保全证据公证业务的宏观思考 | 第35-38页 |
第一节 促进保全证据公证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 第35-36页 |
一、增强公证人员素质、提高敏锐度 | 第35页 |
二、配备特定必要人员 | 第35页 |
三、加强与法院的沟通 | 第35-36页 |
四、在当事人申请时进行必要的风险告知 | 第36页 |
五、增强对外宣传、采取必要的社会信息普及 | 第36页 |
第二节 让保全证据公证成为证据采集的“信托” | 第36-38页 |
一、从专做诉前拓宽到诉前及诉中 | 第36-37页 |
二、保全证据公证书的完美化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