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插图的意境表现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 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插图意境的含义 | 第13-20页 |
2.1 插图的概念及属性 | 第13-14页 |
2.1.1 插图概念 | 第13页 |
2.1.2 商业类插图 | 第13页 |
2.1.3 文化类插图 | 第13-14页 |
2.1.4 文学类插图 | 第14页 |
2.2 中国古代文学插图意境的含义 | 第14-20页 |
2.2.1 言外之意 | 第16-17页 |
2.2.2 得意之境 | 第17页 |
2.2.3 境得意出 | 第17-19页 |
2.2.4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学插图意境的形成与表现 | 第20-47页 |
3.1 中国古代文学插图意境形成的因素 | 第20-22页 |
3.1.1 生活形态 | 第20-21页 |
3.1.2 景物特征 | 第21页 |
3.1.3 哲学审美 | 第21-22页 |
3.1.4 小结 | 第22页 |
3.2 中国古代文学插图意境的表现样式 | 第22-47页 |
3.2.1 构图样式 | 第22-36页 |
3.2.2 人物刻画 | 第36-38页 |
3.2.3 景物特点 | 第38-42页 |
3.2.4 造型特点 | 第42-43页 |
3.2.5 绘制手段 | 第43-45页 |
3.2.6 刊本风格 | 第45-46页 |
3.2.7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插图意境美的表现分析 | 第47-86页 |
4.1 永恒瞬间·凝 | 第47-54页 |
4.1.1 凝固时间点 | 第47-50页 |
4.1.2 创造戏剧性 | 第50-53页 |
4.1.3 感知时间段 | 第53-54页 |
4.2 临见妙裁·势 | 第54-59页 |
4.2.1 方向感 | 第55-56页 |
4.2.2 运动感 | 第56-57页 |
4.2.3 平衡感 | 第57-58页 |
4.2.4 空间感 | 第58-59页 |
4.3 深心体验·通 | 第59-67页 |
4.3.1 情之体验 | 第61-62页 |
4.3.2 情之转化 | 第62-64页 |
4.3.3 味之体验 | 第64-65页 |
4.3.4 味之转化 | 第65-67页 |
4.4 妙观逸想·奇 | 第67-72页 |
4.4.1 感觉与想象 | 第67-68页 |
4.4.2 现实想象 | 第68-69页 |
4.4.3 非现实想象 | 第69-70页 |
4.4.4 观者的想象 | 第70-72页 |
4.5 气韵相生·神 | 第72-78页 |
4.5.1 以形写神 | 第72-74页 |
4.5.2 节奏韵律 | 第74-75页 |
4.5.3 动静结合 | 第75-77页 |
4.5.4 飞动飘逸 | 第77-78页 |
4.6 悠悠天钧·和 | 第78-85页 |
4.6.1 虚实隐显 | 第78-81页 |
4.6.2 疏密聚散 | 第81-82页 |
4.6.3 巧拙有素 | 第82-85页 |
4.7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