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ache Mina的智能家居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智能家居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常见的服务器开发模型和框架 | 第14-26页 |
2.1 常见的服务器开发模型 | 第14-15页 |
2.1.1 传统的阻塞式模型 | 第14页 |
2.1.2 多线程阻塞式模型 | 第14-15页 |
2.1.3 线程池阻塞式模型 | 第15页 |
2.2 Java NIO 技术 | 第15-20页 |
2.2.1 Java NIO 的组成 | 第16-17页 |
2.2.2 多路复用的非阻塞式 I/O 技术 | 第17-18页 |
2.2.3 NIO 的使用方法 | 第18-20页 |
2.3 Mina 应用程序框架 | 第20-25页 |
2.3.1 Mina 简要介绍 | 第20-21页 |
2.3.2 Mina 总体架构 | 第21-23页 |
2.3.3 Mina 的工作流程 | 第23-24页 |
2.3.4 Mina 使用方法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服务器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41页 |
3.1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 | 第26-27页 |
3.2 服务器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框架 | 第27-31页 |
3.2.1 功能需求概述 | 第27-28页 |
3.2.2 性能需求概述 | 第28-29页 |
3.2.3 其他需求 | 第29页 |
3.2.4 服务器系统总体框架 | 第29-31页 |
3.3 服务器系统功能设计 | 第31-36页 |
3.3.1 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31-32页 |
3.3.2 客户登录模块的设计 | 第32-34页 |
3.3.3 消息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34-35页 |
3.3.4 系统退出模块的设计 | 第35-36页 |
3.3.5 日志记录模块的设计 | 第36页 |
3.4 服务器系统安全策略选择 | 第36-39页 |
3.4.1 系统安全性分析 | 第36-37页 |
3.4.2 TCP/IP 安全体系结构 | 第37-38页 |
3.4.3 系统安全策略选择 | 第38-39页 |
3.5 服务器系统开发模型设计 | 第39-40页 |
3.5.1 系统开发模型的选择 | 第39页 |
3.5.2 基于 Mina 框架的系统设计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服务器系统的实现 | 第41-58页 |
4.1 通信模块 | 第41-43页 |
4.1.1 Mina 编解码器简介 | 第41页 |
4.1.2 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41-43页 |
4.2 客户登录模块 | 第43-47页 |
4.2.1 家庭网关登录的实现 | 第43-45页 |
4.2.2 Android 客户端登录的实现 | 第45-47页 |
4.3 消息处理模块 | 第47-51页 |
4.3.1 转发消息的实现 | 第48-50页 |
4.3.2 群发消息的实现 | 第50-51页 |
4.4 系统退出模块的实现 | 第51-52页 |
4.5 日志记录模块 | 第52-55页 |
4.5.1 Log4j 日志操作包简介 | 第52-53页 |
4.5.2 日志记录功能的实现 | 第53-55页 |
4.6 安全模块 | 第55-57页 |
4.6.1 SSLContext 的初始化 | 第55-56页 |
4.6.2 SSL 过滤器的实现 | 第56-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58-66页 |
5.1 功能测试 | 第58-60页 |
5.1.1 测试方案 | 第58-59页 |
5.1.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9-60页 |
5.2 性能测试 | 第60-65页 |
5.2.1 性能测试方法 | 第60-63页 |
5.2.2 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3-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