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演变及现状 | 第9-15页 |
一、专利权概述 | 第9-11页 |
(一) 专利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专利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0-11页 |
二、我国专利权刑事保护的演进及现状 | 第11-15页 |
(一) 我国专利权刑事保护的演进:纵向模式 | 第11-13页 |
(二) 我国专利权刑事保护的现状:横向模式探究及我国现有模式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假冒专利罪的概念和特征 | 第15-19页 |
一、假冒专利罪的学理阐释 | 第15-16页 |
(一) 假冒专利罪的观点纷争 | 第15-16页 |
(二) 假冒专利罪观点纷争的本质评判 | 第16页 |
二、假冒专利罪的应然解读 | 第16-19页 |
(一) “假冒他人专利”的理解 | 第16-17页 |
(二) “情节严重”的理解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假冒专利罪的司法认定 | 第19-26页 |
一、假冒专利罪的实践解读:以现有司法解释为视角 | 第19-21页 |
(一) 当前相关司法解释探究 | 第19-20页 |
(二) 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研析 | 第20-21页 |
二、司法应对:假冒专利罪与相关罪名的合理界分 | 第21-26页 |
(一) 与虚假广告罪的界分 | 第22-23页 |
(二) 与诈骗罪的界分 | 第23-24页 |
(三) 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界分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当前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缺陷及其反思 | 第26-38页 |
一、违法现状: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类型解读 | 第26-28页 |
(一) 非法实施他人专利行为 | 第26-27页 |
(二) 假冒专利行为 | 第27-28页 |
二、侵犯专利权行为刑法打击的现实缺陷 | 第28-35页 |
(一) 缺陷之一:无法打击非法实施他人专利行为 | 第29-32页 |
(二) 缺陷之二:无法打击冒充专利行为 | 第32-35页 |
三、深层解读:专利权刑法保护缺陷的反思 | 第35-38页 |
(一) 立法考虑不周全 | 第35-37页 |
(二) 立法修正的滞后性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完善 | 第38-46页 |
一、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域外探索 | 第38-40页 |
(一) 域外有关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立法考察 | 第38-40页 |
(二) 域外立法对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启示 | 第40页 |
二、短期举措: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司法跟进 | 第40-42页 |
(一) 司法尝试之一:假冒专利罪的扩张解释 | 第41页 |
(二) 司法尝试之二:非法实施专利行为的司法应对 | 第41-42页 |
三、理想模式: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展望 | 第42-46页 |
(一) 假冒专利罪的立法修正 | 第42-44页 |
(二) 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罪的设置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