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论文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6页
   ·选题背景第18-20页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将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支柱性和引领性产业第18-19页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特点鲜明,并对城市空间产生重大影响第19页
     ·北京市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研究将具有极强的引领性和代表性第19-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有助于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空间理论第20页
     ·有助于拓展产业集群的研究领域第20页
     ·有助于探讨后工业化时代大城市产业空间演变规律第20-21页
     ·有助于指导创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空间管治第21页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第21-26页
     ·文化产业第21-22页
     ·创意产业第22-23页
     ·文化创意产业第23-24页
     ·本文研究的文化创意产业第24-26页
   ·研究目标与理论假设第26-31页
     ·研究目标第26-27页
     ·理论框架第27-31页
     ·研究假设第31页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1-34页
     ·研究内容第31-32页
     ·研究方法第32页
     ·数据来源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3-34页
   ·论文创新点第34-36页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第36-78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36-46页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第36-38页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第38-43页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第43-45页
     ·本文理论视角第45-46页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研究第46-53页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工特征第46页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Value Chain)第46-47页
     ·社会网络分析第47-51页
     ·产业关联分析第51-53页
     ·小结与评述第53页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第53-65页
     ·区域尺度的区位选择与集聚动因第54-56页
     ·城市尺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第56-59页
     ·分部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第59-63页
     ·产业生命周期的空间集聚研究第63页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第63-64页
     ·小结与评述第64-65页
   ·创意阶层与创意城市研究第65-74页
     ·创意阶层的空间区位选择第65-67页
     ·创意城市的形成机制第67-69页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机制第69-72页
     ·创意城市的政策(空间视角)研究第72-74页
   ·现有研究的总结与评述第74-78页
     ·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机制与产业组织研究结论第75页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生和集聚研究结论第75-76页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76-78页
第3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源与空间条件第78-108页
   ·产业发展的外部资源与空间条件第78-90页
     ·历史文化资源与空间条件第78-81页
     ·文化基础设施与空间条件第81-84页
     ·支撑产业发展与空间条件第84-90页
   ·产业发展的内生资源与空间条件第90-94页
     ·创意、创新与教育资源及空间条件第90-92页
     ·行业协会及空间条件第92-93页
     ·企业空间需求第93-94页
   ·产业政策与空间规制第94-105页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背景第94-95页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变迁[]第95-97页
     ·政策空间引导第97-104页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特征小结第104-105页
   ·小结第105-108页
第4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布第108-152页
   ·产业发展特征第108-120页
     ·产业增长第108-111页
     ·产业结构第111-118页
     ·全球节点第118-120页
   ·产业空间分布第120-136页
     ·总体分布特征第120-121页
     ·高科技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第121-123页
     ·技术服务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第123-127页
     ·文艺传媒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第127-134页
     ·其他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第134-136页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小结第136页
   ·产品消费现状与空间分布第136-138页
   ·企业结构与生产者空间网络第138-140页
     ·企业结构特征第138-139页
     ·生产者产业联系第139-140页
     ·生产者空间联系第140页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影响第140-149页
     ·集聚区形成机制第141-143页
     ·集聚区发展现状第143-148页
     ·集聚区政策对产业空间发展影响第148-149页
   ·小结第149-152页
第5章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网络演化特征第152-188页
   ·关联产业识别第152-167页
     ·研究方法第153-154页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关联产业识别第154-158页
     ·综合技术服务业关联产业识别第158-162页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关联产业识别第162-165页
     ·北京市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判定第165-167页
   ·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第167-183页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集群归属判定第167-174页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在集群中的变动趋势第174-182页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演化第182-183页
   ·产业网络分析与演化特征第183-188页
第6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规律第188-222页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演化规律的定性认知第188-200页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空间演化规律第188-192页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空间演化规律第192-196页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空间演化规律第196-200页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演化规律的定量认知第200-203页
     ·研究方法第200页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分析第200-202页
     ·分区县空间基尼系数详探第202-203页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在产业网络中的空间演化规律第203-218页
     ·与北京市总体产业空间演化的关联第203-207页
     ·与关联产业的空间相互关系演化第207-218页
   ·集聚区对就业空间演化影响第218-219页
   ·小结第219-222页
第7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机制第222-250页
   ·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22-236页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第222-226页
     ·文化创意产业三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第226-229页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第229-232页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普查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第232-234页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第234-236页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小结第236页
   ·旧城文化再生案例:南锣鼓巷第236-242页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第237-239页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探讨第239-241页
     ·旧城空间对产业发展的反馈第241-242页
   ·高校周边科技园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区第242-243页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第242-243页
     ·政府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机制讨论第243页
   ·城市边缘废弃工厂:798 艺术区第243-245页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第244-245页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的探讨第245页
   ·远郊艺术聚落:宋庄第245-247页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第245-246页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探讨第246-247页
   ·影响机制小结和空间政策建议第247-250页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的影响机制第247-248页
     ·产业空间发展政策建议第248-250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250-256页
   ·理论回归与假设验证第250-252页
     ·理论回归第250-251页
     ·假设验证第251-252页
   ·主要结论第252-254页
   ·不足与展望第254-256页
参考文献第256-270页
附录第270-288页
致谢第288-290页

论文共2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醋酸银促进的多取代吡咯合成及其在Lamellarin类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2.海洋天然产物Halichomycin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X射线CT成像技术与多模态层析成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