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吉林通化二密铜矿成矿地质过程与成矿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7页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1.2 二密铜矿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 论文选题及意义第17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8页
    2.1 区域地层第20-23页
        2.1.1 太古宙-元古宙地层第20-22页
        2.1.2 古生代地层第22页
        2.1.3 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第22-23页
    2.2 区域侵入岩第23-25页
        2.2.1 太古宙 TTG 岩系第24页
        2.2.2 元古宙侵入岩第24页
        2.2.3 三叠纪岩浆活动第24-25页
        2.2.4 早-中侏罗世岩浆活动第25页
        2.2.5 白垩纪岩浆活动第25页
    2.3 区域构造第25-27页
    2.4 区域矿产概况第27-28页
第3章 矿区与矿床地质特征第28-38页
    3.1 矿区地质特征第28-29页
    3.2 矿床地质特征第29-38页
        3.2.1 矿体特征第30-33页
        3.2.2 矿石矿物第33-35页
        3.2.3 矿石组构第35-36页
        3.2.4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第36-38页
第4章 松顶山岩体的地质、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第38-48页
    4.1 松顶山岩体岩相学特征第38-41页
    4.2 LA-ICP-MS 锆石 U-PB定年第41-44页
        4.2.1 测试方法第41-42页
        4.2.2 测试结果第42-44页
    4.3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4-47页
        4.3.1 主量元素第44-46页
        4.3.2 微量元素第46-47页
    4.4 SR-ND同位素第47-48页
第5章 成矿流体研究第48-55页
    5.1 流体包裹体研究第48-52页
        5.1.1 矿物流体包裹体类型、显微岩相学特征第48-49页
        5.1.2 显微测温结果第49-51页
        5.1.3 压力和深度估算第51-52页
    5.2 激光拉曼成分研究第52-55页
第6章 成矿地质过程与成矿模式第55-70页
    6.1 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第55-62页
        6.1.1 成岩时代第55-56页
        6.1.2 岩石成因第56-59页
        6.1.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第59-62页
    6.2 成矿流体起源、演化与成矿机制第62-67页
        6.2.1 成矿流体的性质与演化第62-65页
        6.2.2 成矿机制第65-66页
        6.2.3 流体成矿过程第66-67页
    6.3 成矿模式第67-70页
        6.3.1 区域成岩成矿作用第67-68页
        6.3.2 二密铜矿成矿模式第68-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8页
作者简介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脏脂联素受体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拟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进展中的分布特征
下一篇: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F及B型鞭毛蛋白与VP22融合DNA疫苗免疫效力和感染保护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