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硼氢化锂—氢化镁—铝氢化物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能源定义及种类第13页
    1.2 新能源载体-氢能第13-16页
        1.2.1 高压气态储氢第15页
        1.2.2 低温液态储氢第15页
        1.2.3 储氢材料储氢第15-16页
    1.3 储氢材料研究进展第16-21页
        1.3.1 吸附型储氢材料第16页
        1.3.2 纳米储氢材料第16-17页
        1.3.3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第17-19页
        1.3.4 配位型储氢材料第19-2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1-33页
    2.1 LiBH_4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2.1.1 LiBH_4的放氢性能第21页
        2.1.2 LiBH_4的可逆性第21-23页
        2.1.3 LiBH_4储氢性能的改善第23-25页
    2.2 LiBH_4与MgH_2、与Al及其化合物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2.3 LiBH_4、MgH_2和Al及其化合物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第27-30页
    2.4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0-33页
第三章 实验方法第33-39页
    3.1 样品制备第33-35页
        3.1.1 Li_3AlH_6的制备第33页
        3.1.2 AlH_3的制备第33-34页
        3.1.3 其余样品的制备第34-35页
    3.2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第35-39页
        3.2.1 吸/放氢性能的测试第35-37页
        3.2.2 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质谱(MS)分析第37页
        3.2.3 材料组织和微观结构分析第37-39页
第四章 LiBH_4-MgH_2-Al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研究第39-47页
    4.1 复合体系样品的物相结构及组成第39-40页
    4.2 复合体系的放氢性能及可逆性第40-44页
    4.3 复合体系的循环放氢性能第44-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LiBH_4-MgH_2-AlH_3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机理第47-69页
    5.1 AlH_3样品制备与性能第47-53页
        5.1.1 AlH_3样品的制备第47页
        5.1.2 AlH_3样品的性能第47-49页
        5.1.3 Nb基添加剂对AlH_3放氢行为的影响第49-53页
    5.2 复合体系样品的制备和物相结构第53-55页
    5.3 复合体系样品的非恒温放氢性能及反应机理第55-60页
        5.3.1 复合体系的非恒温放氢性能第55-58页
        5.3.2 复合体系的放氢机理第58-60页
    5.4 复合体系的放氢动力学性能第60-63页
    5.5 复合体系的可逆性及循环性能第63-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LiBH_4-MgH_2-Li_3AlH_6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机理第69-81页
    6.1 Li_3AlH_6样品制备与性能第69-70页
    6.2 复合体系样品的制备、物相结构第70页
    6.3 复合体系样品的非恒温放氢性能及反应机理第70-75页
        6.3.1 复合体系的非恒温放氢性能第70-73页
        6.3.2 复合体系的放氢机理第73-75页
    6.4 复合体系的放氢动力学性能第75-77页
    6.5 复合体系的循环性能第77-79页
    6.6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81-85页
    7.1 LiBH_4、MgH_2和Al及其化合物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第81-82页
        7.1.1 LiBH_4-MgH_2-Al复合体系第81页
        7.1.2 LiBH_4-MgH_2-AlH_3复合体系第81-82页
        7.1.3 LiBH_4-MgH_2-Li_3AlH_6复合体系第82页
    7.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和展望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致谢第93-95页
个人简历第95-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锁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金融IC卡电子现金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