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软弱围岩控制理论 | 第14-15页 |
1.2.2 超前预加固的方法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超前预加固措施适用条件及机理分析 | 第19-35页 |
2.1 超前预加固措施的适用条件 | 第19-21页 |
2.2 常见超前预加固措施的加固机理 | 第21-27页 |
2.2.1 超前小导管加固机理 | 第22-23页 |
2.2.2 超前管棚加固机理 | 第23-24页 |
2.2.3 水平旋喷桩加固机理 | 第24-25页 |
2.2.4 掌子面锚杆加固机理 | 第25-27页 |
2.3 数值模拟实现 | 第27-33页 |
2.3.1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 第27页 |
2.3.2 超前小导管数值模拟实现 | 第27-28页 |
2.3.3 超前管棚数值模拟实现 | 第28-30页 |
2.3.4 水平旋喷桩数值模拟实现 | 第30-31页 |
2.3.5 掌子面锚杆数值模拟实现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基于台阶法的超前预加固措施单独加固效果研究 | 第35-69页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第35-42页 |
3.1.1 合福铁路总体概况 | 第35-38页 |
3.1.2 隧道设计施工情况 | 第38-40页 |
3.1.3 本文依托工程概况 | 第40-42页 |
3.2 数值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3.2.1 数值模拟断面的选择 | 第42页 |
3.2.2 数值模拟参数的确定 | 第42-43页 |
3.3 初期支护下隧道开挖对周围地层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3.4 超前小导管的加固效果分析 | 第45-53页 |
3.5 超前管棚的加固效果分析 | 第53-60页 |
3.6 水平旋喷桩的加固效果分析 | 第60-64页 |
3.7 单独加固效果评价 | 第64-6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基于全断面施工的超前预加固措施组合加固效果探究 | 第69-93页 |
4.1 掌子面锚杆的加固效果分析 | 第69-76页 |
4.2 超前小导管+掌子面锚杆加固效果探究 | 第76-79页 |
4.3 超前管棚+掌子面锚杆加固效果探究 | 第79-82页 |
4.4 水平旋喷桩+掌子面锚杆加固效果探究 | 第82-85页 |
4.5 组合加固效果评价 | 第85-89页 |
4.6 工程应用探究 | 第89-9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5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