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有机农业生产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有机农业生产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内容、思路 | 第14-16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营口新生农场有机水稻生产现状 | 第16-23页 |
·营口新生农场自然资源 | 第16-17页 |
·温度适宜 | 第16页 |
·日照充足 | 第16页 |
·雨量适中 | 第16页 |
·土地情况 | 第16-17页 |
·营口新生农场有机水稻生产的情况 | 第17-19页 |
·萌芽阶段 | 第17页 |
·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完善提高阶段 | 第18-19页 |
·有机水稻近几年产量情况 | 第19页 |
·营口新生农场有机水稻生产研究与应用状况 | 第19-23页 |
·开展农田环境检测 | 第19-20页 |
·空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19-20页 |
·农田灌溉水质状况 | 第20页 |
·土壤污染程度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 | 第20页 |
·农场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 | 第20页 |
·选择优良品种用于有机水稻生产 | 第20-21页 |
·病虫害防治研究与应用 | 第21-22页 |
·虫害防治研究与应用 | 第21页 |
·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 | 第21-22页 |
·农场土壤培肥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农场的有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有机稻田的肥力水平不高 | 第23-24页 |
·稻瘟病、纹枯病对有机水稻生产的影响 | 第24-26页 |
·稻瘟病影响调查 | 第24-25页 |
·纹枯病影响调查 | 第25-26页 |
·二化螟对有机水稻生产的影响 | 第26页 |
·杂草对有机水稻生产的影响 | 第26-27页 |
·稻米产业化程度尚待完善 | 第27页 |
·稻米产业化程度较低 | 第27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27页 |
·环境监测及可追溯管理体系尚待完备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营口新生农场可持续有机水稻发展对策探讨 | 第29-37页 |
·进一步优化适合农场有机水稻生产的农业措施 | 第29-33页 |
·选用抗(耐)病的米质优的水稻品种 | 第29页 |
·进一步培肥地力,提高有机持含量 | 第29-30页 |
·合理的栽培、耕作等农艺措施 | 第30-32页 |
·采用稻糠灭草 | 第30-31页 |
·采用立体防虫防治水稻害虫 | 第31页 |
·科学防治水稻病害 | 第31-32页 |
·科学进行田间水分调控 | 第32页 |
·制订相应的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进标准生产 | 第32-33页 |
·健全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系统 | 第33页 |
·调整产业结构,种养结合,确保有机水稻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第33-35页 |
·加强稻田养殖立体种养模式推广 | 第33-34页 |
·水源条件 | 第33页 |
·土壤条件 | 第33页 |
·环境条件 | 第33页 |
·稻田养殖模式运行机制 | 第33-34页 |
·进行有机蔬菜、大豆等多种种植 | 第34页 |
·发展畜牧养殖 | 第34-35页 |
·进行产品精、深加工,创名优产品 | 第35页 |
·加强环境保护,健全可追溯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加强环境保护 | 第35页 |
·加强管理 健全有机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作者简历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