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理论意义及实际价值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2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 | 第17-26页 |
2.1 P2P网络借贷及平台的运营模式 | 第17-19页 |
2.1.1 P2P网络借贷 | 第17-18页 |
2.1.2 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 | 第18-19页 |
2.2 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19-26页 |
2.2.1 平台数量及分布 | 第19-21页 |
2.2.2 平台的经营数据分析 | 第21-26页 |
3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比较分析 | 第26-33页 |
3.1 平台面临的风险 | 第26-28页 |
3.1.1 外部风险 | 第26-27页 |
3.1.2 内部风险 | 第27-28页 |
3.2 基于经营数据的平台风险比较分析 | 第28-33页 |
3.2.1 基于平台基本信息的风险比较分析 | 第28-31页 |
3.2.2 基于平台经营性指标的风险比较分析 | 第31页 |
3.2.3 基于平台借贷双方的风险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4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3-42页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4.1.1 样本选取 | 第33-34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2 变量说明 | 第34-36页 |
4.2.1 风险指标 | 第34-35页 |
4.2.2 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4.3.1 模型说明及选取 | 第36-38页 |
4.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8-40页 |
4.3.3 结果解释 | 第40-42页 |
5 政策与建议 | 第42-48页 |
5.1 平台自身方面 | 第42-45页 |
5.1.1 加强资质管理,增强平台运营实力 | 第42-43页 |
5.1.2 加强和完善客户管理体系 | 第43-44页 |
5.1.3 加强交易管理 | 第44-45页 |
5.1.4 提高风险准备金及保证金 | 第45页 |
5.2 外部监管方面 | 第45-48页 |
5.2.1 建立法律体系 | 第45-46页 |
5.2.2 加强行业自律 | 第46页 |
5.2.3 建立和完善P2P网贷行业的征信体系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