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TPP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 第9-10页 |
1.2.2 TPP对其成员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 第10-11页 |
1.2.3 中国应对TPP的策略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3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2 中国对TPP成员国的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第15-31页 |
2.1 中国对TPP成员国的出口贸易规模 | 第15-18页 |
2.2 中国对TPP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 第18-23页 |
2.2.1 中国对TPP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 第18-21页 |
2.2.2 中国对TPP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 第21-23页 |
2.3 中国对TPP成员国的贸易结合度 | 第23-25页 |
2.4 中国各类出口产品的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 | 第25-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TPP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在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1-37页 |
3.1 TPP造成贸易效应的静态效果分析 | 第31-34页 |
3.2 TPP造成贸易效应的动态效果分析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TPP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在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8页 |
4.1 GTAP模型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 | 第37-40页 |
4.1.1 GTAP模型基本原理 | 第37页 |
4.1.2 国家和产品部门的分类 | 第37-39页 |
4.1.3 模型假定 | 第39-40页 |
4.2 模型模拟结果及其结果分析 | 第40-46页 |
4.2.1 对中国与TPP成员国出口规模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对中国与TPP成员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3 对中国出口贸易国别流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4 对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 实证结果的解释 | 第46-47页 |
4.3.1 TPP各成员国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 | 第46页 |
4.3.2 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中国应对TPP的政策建议 | 第48-53页 |
5.1 国内层面 | 第48-50页 |
5.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 | 第48页 |
5.1.2 巩固优势产品的出口,进行产业升级 | 第48-49页 |
5.1.3 大力扶持潜力产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 第49-50页 |
5.1.4 调整相关政策,向TPP规则靠拢 | 第50页 |
5.2 国际层面 | 第50-53页 |
5.2.1 深化与美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 第51页 |
5.2.2 强化中国-东盟FTA | 第51-52页 |
5.2.3 推动RCEP的发展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5页 |
附录A | 第55-57页 |
附录B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