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目的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1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1-14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理编码和区域划分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4-22页 |
·地理编码关键技术 | 第14-18页 |
·地址要素及其分类 | 第14-15页 |
·地址标准化 | 第15-16页 |
·地址拆分 | 第16-17页 |
·地址匹配 | 第17页 |
·地址模型 | 第17-18页 |
·TIGER 模型 | 第17-18页 |
·ESRI 模型 | 第18页 |
·国内地址模型 | 第18页 |
·区域划分的计算几何方法 | 第18-21页 |
·多级格网法 | 第18-19页 |
·Delaunay 三角网 | 第19-20页 |
·常规Voronoi 图 | 第20页 |
·顶点加权Voronoi 图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地理编码的人口普查地理支撑方案 | 第22-31页 |
·人口普查地址模型研究 | 第22-24页 |
·建筑物地址信息规范化 | 第24-27页 |
·建筑物地址拆分算法 | 第25页 |
·地址词典结构设计 | 第25-26页 |
·地址信息规范化 | 第26-27页 |
·人口普查地址匹配 | 第27-30页 |
·人口普查地址编码 | 第27页 |
·建立空间数据库 | 第27-28页 |
·匹配规则研究 | 第28-29页 |
·基于责任链模式的匹配算法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人口普查区自动划分算法研究 | 第31-38页 |
·人口普查区自动划分算法原理 | 第32页 |
·提取构网点 | 第32-33页 |
·构建 Delaunay 三角网 | 第33-34页 |
·提取普查区原始边界 | 第34-35页 |
·普查区的局部合并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基于地理编码的人口普查系统的设计 | 第38-56页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8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8-39页 |
·系统开发模式和GIS 组件选择 | 第39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39-42页 |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 第39-40页 |
·数据表设计 | 第40-41页 |
·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系统详细设计 | 第42-55页 |
·应用层设计 | 第42-45页 |
·普查区划分模块设计 | 第42-43页 |
·地址匹配模块设计 | 第43-45页 |
·中间层设计 | 第45-53页 |
·数据层设计 | 第53-55页 |
·PostgreSQLDirect.net 数据库连接示例 | 第53-54页 |
·数据库连接对象设计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基于地理编码的人口普查系统的实现 | 第56-64页 |
·系统概述 | 第56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6-57页 |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 第57-63页 |
·工具条介绍 | 第57页 |
·地址匹配 | 第57-60页 |
·普查区划分 | 第60-62页 |
·基于普查区界线的普查统计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64页 |
·主要特点与创新点 | 第64-65页 |
·不足及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A 地图显示控件 MapControl 部分实现代码 | 第68-72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