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股东及股东资格的基本理论 | 第9-16页 |
1.1 股东的概述 | 第9-11页 |
1.1.1 股东和股东权益 | 第9-11页 |
1.1.2 股东的法律地位 | 第11页 |
1.2 获得股东资格的途径 | 第11-13页 |
1.2.1 目标公司合法真实存在 | 第11-12页 |
1.2.2 身份适格 | 第12页 |
1.2.3 取得股东资格的限制 | 第12页 |
1.2.4 获取的途径合法 | 第12-13页 |
1.3 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确认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13-14页 |
1.3.2 我国的现状 | 第14-16页 |
第2章 股东资格确认的基本原则及判定依据 | 第16-22页 |
2.1 股东资格认定的原则 | 第16-17页 |
2.1.1 以公司利益为主 | 第16页 |
2.1.2 内外区分,统筹兼顾 | 第16-17页 |
2.1.3 保护善意的第三人 | 第17页 |
2.2 股东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 | 第17-22页 |
2.2.1 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 | 第17-18页 |
2.2.2 出资证明书和工商登记 | 第18-20页 |
2.2.3 实际出资 | 第20页 |
2.2.4 实际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行使股东权利对资格认定的影响 | 第20-22页 |
第3章 实践中出现的股东资格确认问题分析 | 第22-35页 |
3.1 出资义务未完全履行时的股东资格认定 | 第22-24页 |
3.1.1 一般性瑕疵出资的股东认定 | 第22-23页 |
3.1.2 严重瑕疵出资的股东资格确认 | 第23-24页 |
3.2 隐名投资的股东资格认定 | 第24-28页 |
3.2.1 隐名投资与隐名股东的区分 | 第24页 |
3.2.2 隐名出资人的法律构成 | 第24-25页 |
3.2.3 实际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的补救措施 | 第25-28页 |
3.3 未成年人的股东资格认定 | 第28-32页 |
3.3.1 关于未成年股东资格确认的基本现状 | 第28页 |
3.3.2 未成年股东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 第28-31页 |
3.3.3 未成年股东存在之合理性及合法性审查 | 第31-32页 |
3.4 股权继承中的股东资格确认问题 | 第32-35页 |
第4章 股东资格确认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5-41页 |
4.1 完善瑕疵出资补正制度 | 第35页 |
4.2 明确隐名股东和挂名股东的责任承担方式,建立股东除名制度 | 第35-37页 |
4.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7页 |
4.4 构建完善的未成年人股权保护制度 | 第37-39页 |
4.4.1 建立未成年人财产登记制度 | 第37-38页 |
4.4.2 规范基础性登记审查 | 第38页 |
4.4.3 限制投资数额 | 第38-39页 |
4.4.4 构建信用约束制度 | 第39页 |
4.4.5 建立健全“取消权”制度 | 第39页 |
4.5 明确规定股权转让交付的标志形式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