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4页 |
1.1.1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1.2 福建省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3 泰宁县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1.4 音山村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1 有利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第14页 |
1.2.2 有利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并进 | 第14页 |
1.2.3 有利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研究对象与相关内容概述 | 第25-29页 |
2.1 乡村旅游概述 | 第25-27页 |
2.1.1 乡村旅游的起源 | 第25页 |
2.1.2 乡村旅游的概念 | 第25-26页 |
2.1.3 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 第26页 |
2.1.4 乡村旅游的开发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2.2 乡村旅游规划概述 | 第27-29页 |
2.2.1 乡村旅游规划定义 | 第27页 |
2.2.2 乡村旅游规划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3 泰宁县音山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第29-39页 |
3.1 泰宁县音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SWOT分析 | 第29-35页 |
3.1.1 优势 | 第29-32页 |
3.1.2 劣势 | 第32-33页 |
3.1.3 机遇 | 第33-34页 |
3.1.4 挑战 | 第34-35页 |
3.2 客源市场预测与开发分析 | 第35-39页 |
3.2.1 目标旅游市场空间定位 | 第35页 |
3.2.2 目标旅游市场时间定位 | 第35-36页 |
3.2.3 旅游客源市场类型定位 | 第36-37页 |
3.2.4 泰宁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 第37-39页 |
4 泰宁县音山村乡村旅游规划总体思路与功能区划分 | 第39-43页 |
4.1 规划指导思想 | 第39页 |
4.2 规划总体目标 | 第39页 |
4.3 规划主题塑造——“花样音山”——花漾的梦幻田园 | 第39页 |
4.4 规划功能分区与布局 | 第39-43页 |
4.4.1 空间布局 | 第39-40页 |
4.4.2 功能分区与规划项目 | 第40-43页 |
5 泰宁县音山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和游线设计 | 第43-60页 |
5.1 游客服务中心 | 第43-44页 |
5.2 花漾梦幻田园 | 第44-51页 |
5.2.1 花毯街规划 | 第44页 |
5.2.2 “别有洞天” | 第44-45页 |
5.2.3 “柳暗花明” | 第45-46页 |
5.2.4 花海世界 | 第46-47页 |
5.2.5 梦幻岛小木屋 | 第47-48页 |
5.2.6 镜湖野趣 | 第48-49页 |
5.2.7 醉花荫露营地 | 第49-51页 |
5.3 主题休闲农场区 | 第51-53页 |
5.3.1 乡村民宿 | 第51-52页 |
5.3.2 天工坊(休闲农业衍生产品) | 第52-53页 |
5.4 休闲农产衍生项目区——番茄休闲农场 | 第53-54页 |
5.5 农业创意产业规划园——食在邓家 | 第54-57页 |
5.5.1 邓家民居 | 第54-55页 |
5.5.2 生态餐厅 | 第55页 |
5.5.3 乌凤鸡养殖参观区 | 第55页 |
5.5.4 蜗牛园 | 第55-56页 |
5.5.5 獭兔园 | 第56-57页 |
5.6 官路边农家配套服务区 | 第57-58页 |
5.7 益村农家乐 | 第58-59页 |
5.8 游线设计 | 第59页 |
5.9 节事策划 | 第59-60页 |
6 其他旅游配套专项规划建设 | 第60-68页 |
6.1 旅游交通系统规划 | 第60-61页 |
6.1.1 外部交通规划 | 第60页 |
6.1.2 内部交通规划 | 第60-61页 |
6.1.3 交通设施规划 | 第61页 |
6.2 旅游基础服务体系规划 | 第61-63页 |
6.2.1 一般规定 | 第61-62页 |
6.2.2 餐饮、购物 | 第62页 |
6.2.3 住宿设施规划 | 第62页 |
6.2.4 医疗卫生 | 第62页 |
6.2.5 导游标志 | 第62页 |
6.2.6 安全 | 第62-63页 |
6.3 建筑景观规划 | 第63页 |
6.4 环境绿化与保护规划 | 第63-64页 |
6.4.1 环境保护规划 | 第63-64页 |
6.4.2 旅游卫生规划 | 第64页 |
6.5 游客安全规划 | 第64-65页 |
6.5.1 建立安全防护体系 | 第64页 |
6.5.2 综合防灾规划 | 第64-65页 |
6.5.3 旅游安全设施 | 第65页 |
6.6 分期建设规划 | 第65-68页 |
6.6.1 景区分期建设原则 | 第65页 |
6.6.2 项目分期实施规划 | 第65-68页 |
7 音山村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 第68-72页 |
7.1 政策保障 | 第68页 |
7.1.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第68页 |
7.1.2 建设组织与管理体系 | 第68页 |
7.1.3 支持乡村旅游升级改造 | 第68页 |
7.1.4 制定土地供应保障措施 | 第68页 |
7.2 资金保障 | 第68-69页 |
7.2.1 加大乡村旅游发展资金投入 | 第68-69页 |
7.2.2 完善多渠道旅游业投融资体系 | 第69页 |
7.3 社区(村庄)参与 | 第69-70页 |
7.3.1 提高决策层的社区参与意识 | 第69页 |
7.3.2 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 | 第69-70页 |
7.3.3 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参与能力 | 第70页 |
7.4 技术与实施手段保障 | 第70-72页 |
7.4.1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 第70-71页 |
7.4.2 加快产学培养一体化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