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论文--测绘遥感技术论文

静止轨道高分辨率面阵相机几何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2页
        1.2.1 静止轨道卫星发展情况第15-21页
            1.2.1.1 国外静止轨道卫星发展第15-17页
            1.2.1.2 国内静止轨道卫星发展第17-21页
        1.2.2 静止轨道卫星几何处理技术第21-2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23-25页
第二章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成像特点分析第25-43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特点第25-29页
        2.1.1 研究对象确定第25-26页
        2.1.2 与已有航空、航天传感器成像差异性分析第26-29页
    2.3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成像模式第29-30页
    2.4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严格几何成像模型第30-38页
        2.4.1 空间坐标系定义与转换第31-35页
            2.4.1.1 空间坐标系定义第31-34页
            2.4.1.2 空间坐标系的转换第34-35页
        2.4.2 轨道姿态参数模型第35-37页
        2.4.3 严格几何成像模型构建第37-38页
    2.5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成像几何特性分析第38-41页
        2.5.1 静止轨道成像角度范围分析第38-39页
        2.5.2 静止轨道几何成像范围仿真与分析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定标模型与方法第43-88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几何定位误差源及规律分析第43-57页
        3.2.1 几何定位误差源第43-57页
            3.2.1.1 姿态确定误差第44-49页
            3.2.1.2 轨道确定误差第49-51页
            3.2.1.3 相机畸变第51-57页
        3.2.2 误差规律综合分析第57页
    3.3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定标模型与方法第57-72页
        3.3.1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物理模型第57-58页
        3.3.2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定标关键问题分析第58-63页
            3.3.2.1 温度变化第58-60页
            3.3.2.2 参数相关性第60-63页
            3.3.2.3 星敏观测误差第63页
        3.3.3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定标二维指向角模型构建与解算第63-72页
            3.3.3.1 定标模型构建第64-67页
            3.3.3.2 基于影像模拟的控制点匹配第67-68页
            3.3.3.3 内外定标参数解算第68-70页
            3.3.3.4 定标精度验证第70-72页
    3.4 几何误差仿真与定标方法验证第72-86页
        3.4.1 几何误差仿真实验分析第72-75页
        3.4.3 几何定标方法验证与分析第75-86页
            3.4.3.1 二维指向角定标模型的有效性实验与分析第76-82页
            3.4.3.2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内外定标方法验证与分析第82-86页
    3.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四章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传感器校正方法第88-113页
    4.1 引言第88页
    4.2 虚拟面阵影像第88-89页
    4.3 通用RPC模型对静止轨道面阵相机的适用性分析第89-91页
        4.3.1 RPC模型介绍第89-90页
        4.3.2 RPC模型对静止轨道面阵相机的适用性验证分析第90-91页
            4.3.2.1 实现设计第90-91页
            4.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1页
    4.4 基于像方投影转换的传感器校正方法第91-98页
        4.4.1 算法原理第91-93页
        4.4.2 算法步骤及流程第93-96页
            4.4.2.1 虚拟面阵与真实面阵的探元指向模型构建第93-94页
            4.4.2.2 虚拟面阵与真实面阵像方映射关系生成第94-95页
            4.4.2.3 虚拟面阵影像生成第95-96页
        4.4.3 实验验证与分析第96-98页
    4.5 基于物方虚拟重成像的传感器校正方法第98-110页
        4.5.1 算法原理第98-99页
        4.5.2 算法步骤及流程第99-102页
            4.5.2.1 单面阵严格几何成像模型构建与RPC模型生成第100页
            4.5.2.2 虚拟面阵确定及其RPC模型生成第100-101页
            4.5.2.3 真实面阵与虚拟面阵映射关系建立第101页
            4.5.2.4 虚拟影像生成第101-102页
        4.5.3 实验验证与分析第102-110页
    4.6 两种传感器校正算法的特点与比较第110-111页
    4.7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6页
    5.1 总结第113-114页
    5.2 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3页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第123-125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3页
    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23-124页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合多类卫星重力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的研究
下一篇:联合多源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及长江流域浅层物质迁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