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2.1 静止轨道卫星发展情况 | 第15-21页 |
1.2.1.1 国外静止轨道卫星发展 | 第15-17页 |
1.2.1.2 国内静止轨道卫星发展 | 第17-21页 |
1.2.2 静止轨道卫星几何处理技术 | 第21-2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成像特点分析 | 第25-43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特点 | 第25-29页 |
2.1.1 研究对象确定 | 第25-26页 |
2.1.2 与已有航空、航天传感器成像差异性分析 | 第26-29页 |
2.3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成像模式 | 第29-30页 |
2.4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严格几何成像模型 | 第30-38页 |
2.4.1 空间坐标系定义与转换 | 第31-35页 |
2.4.1.1 空间坐标系定义 | 第31-34页 |
2.4.1.2 空间坐标系的转换 | 第34-35页 |
2.4.2 轨道姿态参数模型 | 第35-37页 |
2.4.3 严格几何成像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2.5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成像几何特性分析 | 第38-41页 |
2.5.1 静止轨道成像角度范围分析 | 第38-39页 |
2.5.2 静止轨道几何成像范围仿真与分析 | 第39-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定标模型与方法 | 第43-88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几何定位误差源及规律分析 | 第43-57页 |
3.2.1 几何定位误差源 | 第43-57页 |
3.2.1.1 姿态确定误差 | 第44-49页 |
3.2.1.2 轨道确定误差 | 第49-51页 |
3.2.1.3 相机畸变 | 第51-57页 |
3.2.2 误差规律综合分析 | 第57页 |
3.3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定标模型与方法 | 第57-72页 |
3.3.1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物理模型 | 第57-58页 |
3.3.2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定标关键问题分析 | 第58-63页 |
3.3.2.1 温度变化 | 第58-60页 |
3.3.2.2 参数相关性 | 第60-63页 |
3.3.2.3 星敏观测误差 | 第63页 |
3.3.3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几何定标二维指向角模型构建与解算 | 第63-72页 |
3.3.3.1 定标模型构建 | 第64-67页 |
3.3.3.2 基于影像模拟的控制点匹配 | 第67-68页 |
3.3.3.3 内外定标参数解算 | 第68-70页 |
3.3.3.4 定标精度验证 | 第70-72页 |
3.4 几何误差仿真与定标方法验证 | 第72-86页 |
3.4.1 几何误差仿真实验分析 | 第72-75页 |
3.4.3 几何定标方法验证与分析 | 第75-86页 |
3.4.3.1 二维指向角定标模型的有效性实验与分析 | 第76-82页 |
3.4.3.2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内外定标方法验证与分析 | 第82-8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静止轨道面阵相机传感器校正方法 | 第88-113页 |
4.1 引言 | 第88页 |
4.2 虚拟面阵影像 | 第88-89页 |
4.3 通用RPC模型对静止轨道面阵相机的适用性分析 | 第89-91页 |
4.3.1 RPC模型介绍 | 第89-90页 |
4.3.2 RPC模型对静止轨道面阵相机的适用性验证分析 | 第90-91页 |
4.3.2.1 实现设计 | 第90-91页 |
4.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1页 |
4.4 基于像方投影转换的传感器校正方法 | 第91-98页 |
4.4.1 算法原理 | 第91-93页 |
4.4.2 算法步骤及流程 | 第93-96页 |
4.4.2.1 虚拟面阵与真实面阵的探元指向模型构建 | 第93-94页 |
4.4.2.2 虚拟面阵与真实面阵像方映射关系生成 | 第94-95页 |
4.4.2.3 虚拟面阵影像生成 | 第95-96页 |
4.4.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96-98页 |
4.5 基于物方虚拟重成像的传感器校正方法 | 第98-110页 |
4.5.1 算法原理 | 第98-99页 |
4.5.2 算法步骤及流程 | 第99-102页 |
4.5.2.1 单面阵严格几何成像模型构建与RPC模型生成 | 第100页 |
4.5.2.2 虚拟面阵确定及其RPC模型生成 | 第100-101页 |
4.5.2.3 真实面阵与虚拟面阵映射关系建立 | 第101页 |
4.5.2.4 虚拟影像生成 | 第101-102页 |
4.5.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102-110页 |
4.6 两种传感器校正算法的特点与比较 | 第110-11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5.1 总结 | 第113-114页 |
5.2 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3页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123-125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3页 |
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23-124页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