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振电流抑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LCL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 LCL并网逆变器的谐振阻尼研究 | 第8-12页 |
1.3.1 无源阻尼 | 第8-10页 |
1.3.2 有源阻尼 | 第10-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LCL并网逆变器的参数设计与谐振产生机理 | 第13-20页 |
2.1 LCL的参数设计 | 第13-14页 |
2.1.1 电感L_1的设计 | 第13页 |
2.1.2 电容C的设计 | 第13-14页 |
2.1.3 电感L_2的设计 | 第14页 |
2.2 LCL的参数优化 | 第14-18页 |
2.2.1 不同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14-16页 |
2.2.2 入网电流谐波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 | 第16-18页 |
2.3 LCL滤波器的谐振产生机理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LCL并网逆变器的相关控制 | 第20-38页 |
3.1 电容串联电阻的无源阻尼 | 第20-21页 |
3.2 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 | 第21-25页 |
3.2.1 电容电流反馈的谐振抑制 | 第22-24页 |
3.2.2 电容电流反馈的等效电阻 | 第24-25页 |
3.3 改进型有源阻尼控制 | 第25-28页 |
3.4 控制器参数的设计 | 第28-31页 |
3.5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3.5.1 无源阻尼相关波形 | 第33-34页 |
3.5.2 电容电流反馈的相关波形 | 第34-35页 |
3.5.3 改进型有源阻尼相关波形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采用LCL并网逆变器的实验系统设计 | 第38-49页 |
4.1 LCL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 | 第38-44页 |
4.1.1 控制电路 | 第38-39页 |
4.1.2 采样电路 | 第39-41页 |
4.1.3 调理电路 | 第41-44页 |
4.2 关于LCL并网逆变器的软件设计 | 第44-47页 |
4.2.1 主程序 | 第45页 |
4.2.2 中断子程序 | 第45-46页 |
4.2.3 锁相子程序 | 第46页 |
4.2.4 控制算法的子程序 | 第46-47页 |
4.2.5 保护逻辑配置子程序 | 第47页 |
4.3 实验平台上位机系统设计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7页 |
5.1 无阻尼的实验波形 | 第50-51页 |
5.2 无源阻尼的实验波形 | 第51-53页 |
5.3 改进型有源阻尼的实验波形 | 第53-55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6.2 结论和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