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外对于边坡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 第14-23页 |
2.1 自然条件 | 第14-16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2.1.2 气象与水文 | 第14-16页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第16-23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6-17页 |
2.2.2 地层岩性 | 第17-21页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第21页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3页 |
3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工程实例段的选取 | 第23-36页 |
3.1 研究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3.2 研究区边坡的区段划分 | 第24-29页 |
3.3 研究区段边坡的分类探讨 | 第29-35页 |
3.3.1 按岩质边坡的岩性不同分类 | 第30-31页 |
3.3.2 按岩质边坡的岩体结构分类 | 第31-32页 |
3.3.3 按边坡高度和坡度不同分类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基于K1+255~K1+677 段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6-64页 |
4.1 基于极射赤平投影法的稳定性分析 | 第36-41页 |
4.1.1 极射赤平投影法简介 | 第36-38页 |
4.1.2 层理面的赤平投影分析 | 第38-39页 |
4.1.3 节理面的赤平投影分析 | 第39-41页 |
4.2 基于离散元法的稳定性分析 | 第41-58页 |
4.2.1 离散元数值分析原理 | 第41-42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42-46页 |
4.2.3 参数选择 | 第46-47页 |
4.2.4 结果分析 | 第47-58页 |
4.3 渗流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规律分析 | 第58-63页 |
4.3.1 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第58-59页 |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9-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基于K1+255~K1+677 段边坡的支护设计 | 第64-74页 |
5.1 支护方案的选择 | 第64-73页 |
5.1.1 边坡综合治理的原则 | 第64页 |
5.1.2 设计依据 | 第64页 |
5.1.3 设计思路 | 第64-65页 |
5.1.4 设计方案 | 第65-73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