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0-13页 |
1.2.1 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1.2.1.1 土壤温度 | 第10-11页 |
1.2.1.2 土壤含水量 | 第11页 |
1.2.2 土壤CH_4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1.2.2.1 土壤温度 | 第11页 |
1.2.2.2 土壤含水量 | 第11-12页 |
1.2.2.3 土壤pH值 | 第12页 |
1.2.2.4 土壤氮含量 | 第12页 |
1.2.3 土壤N_2O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1.2.3.1 土壤温度 | 第12页 |
1.2.3.2 土壤含水量 | 第12-13页 |
1.3 经营管理对林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13-16页 |
1.3.1 施肥 | 第13-14页 |
1.3.2 火烧 | 第14-15页 |
1.3.3 采伐 | 第15-16页 |
1.3.4 林下植被管理 | 第16页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页 |
2.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2.4 数据计算与数据分析 | 第20-21页 |
3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碳、氮库及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21-26页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3.1.1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21页 |
3.1.2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WSOC和MBC季节变化的影响 | 第21-23页 |
3.1.3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WSON和MBN季节变化的影响 | 第23页 |
3.1.4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NH_4+-N和NO3--N季节变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讨论 | 第24-25页 |
3.3 结论 | 第25-26页 |
4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26-31页 |
4.1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4.1.1 雷竹林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季节变化 | 第26页 |
4.1.2 雷竹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26-28页 |
4.1.3 环境因子与雷竹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相关性 | 第28-29页 |
4.2 讨论 | 第29-30页 |
4.2.1 雷竹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特征 | 第29页 |
4.2.2 环境因子对雷竹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3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30页 |
4.3 结论 | 第30-31页 |
5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31-36页 |
5.1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5.1.1 雷竹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31页 |
5.1.2 环境因子与雷竹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相关性 | 第31-33页 |
5.2 讨论 | 第33-35页 |
5.2.1 雷竹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特征 | 第33页 |
5.2.2 环境因子对雷竹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5.2.3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5.3 结论 | 第35-36页 |
6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CH_4排放(吸收)通量的影响 | 第36-42页 |
6.1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6.1.1 雷竹林土壤CH_4排放(吸收)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36-37页 |
6.1.2 环境因子与雷竹林土壤CH_4排放(吸收)通量的相关性 | 第37-38页 |
6.1.3 雷竹林土壤温室气体综合温室效应 | 第38-39页 |
6.2 讨论 | 第39-41页 |
6.2.1 雷竹林土壤CH_4排放(吸收)通量特征 | 第39页 |
6.2.2 环境因子对雷竹林土壤CH_4排放(吸收)通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6.2.3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CH_4排放(吸收)通量的影响 | 第40页 |
6.2.4 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温室气体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6.3 结论 | 第41-4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