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一) 《黄老帛书》的成书时间及其与阴阳家思想的渊源关系 | 第9-11页 |
(二) 对《黄老帛书》中"道"的阐发及阴阳思想的运用 | 第11-12页 |
(三) 《黄老帛书》中的阴阳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四) 对阴阳家思想及其对黄老学说影响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何谓阴阳家及《黄老帛书》与阴阳家的思想关系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何谓阴阳家及阴阳家思想对诸子的影响 | 第17-23页 |
第二节 《黄老帛书》与阴阳家的思想关系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黄老帛书》中的阴阳家思想 | 第26-40页 |
第一节 阴阳、天道与政治 | 第26-30页 |
一、阴阳与天道 | 第26-28页 |
二、阴阳与政治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顺天授时论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刑阴德阳论 | 第33-40页 |
第三章 《黄老帛书》与其他阴阳家思想之比较研究 | 第40-54页 |
第一节 与邹衍一派阴阳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 第40-45页 |
第二节 与其他传世文献所见阴阳家思想之比较研究 | 第45-50页 |
第三节 与北大汉简中阴阳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一、古籍 | 第56-57页 |
二、研究著作 | 第57-59页 |
三、研究论文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