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3 研究范围 | 第9-10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2 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概况 | 第11-16页 |
| 2.1 敦煌莫高窟的简述 | 第11页 |
| 2.2 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地位 | 第11-12页 |
| 2.3 隋唐敦煌莫高窟壁画语言的分析 | 第12-16页 |
| 2.3.1 极具特色的构图语言 | 第12页 |
| 2.3.2 丰富多样的造型语言 | 第12-14页 |
| 2.3.3 独具传统的线条语言 | 第14页 |
| 2.3.4 耀眼斑斓的色彩语言 | 第14-16页 |
| 3 岩彩画概述 | 第16-19页 |
| 3.1 岩彩画定义 | 第16页 |
| 3.2 追根溯源 | 第16-17页 |
| 3.3 历史意义 | 第17页 |
| 3.4 未来趋势 | 第17-19页 |
| 4 隋唐敦煌壁画艺术与当代岩彩画的异同 | 第19-25页 |
| 4.1 线条的继承与演变 | 第19页 |
| 4.2 构图的多元化发展 | 第19-20页 |
| 4.3 材料的创新与改良 | 第20页 |
| 4.4 画面承接物的多变 | 第20-21页 |
| 4.5 技法的探索与开拓 | 第21-25页 |
| 5 隋唐敦煌壁画语言对当代岩彩画创作的影响 | 第25-35页 |
| 5.1 隋唐敦煌壁画语言对当代岩彩画家的影响 | 第25-30页 |
| 5.1.1 唐勇力与敦煌壁画 | 第25-26页 |
| 5.1.2 王雄飞与敦煌壁画 | 第26-27页 |
| 5.1.3 蒋采萍与敦煌壁画 | 第27-28页 |
| 5.1.4 胡明哲与敦煌壁画 | 第28-30页 |
| 5.2 隋唐敦煌壁画语言对我的岩彩画创作的启示与思考 | 第30-35页 |
| 5.2.1 壁画临摹的体会 | 第30-31页 |
| 5.2.2 构图语言在创作中的借鉴 | 第31-32页 |
| 5.2.3 造型语言在创作中的传承 | 第32-33页 |
| 5.2.4 线条语言在创作中的运用 | 第33页 |
| 5.2.5 色彩语言在创作中的发展 | 第33-34页 |
| 5.2.6 材料语言在创作中的创新 | 第34-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