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本文创新 | 第12-13页 |
2 旅游消费者权益概述 | 第13-17页 |
2.1 旅游消费者权益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1 旅游消费者的含义 | 第13-14页 |
2.1.2 旅游消费者权益的含义 | 第14页 |
2.2 旅游消费者权益的基本内容 | 第14-17页 |
2.2.1 旅游消费者享有的人身权利 | 第14-15页 |
2.2.2 旅游消费者享有的债权 | 第15-17页 |
3 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 | 第17-21页 |
3.1 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17-18页 |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的规定 | 第17页 |
3.1.2 《旅行社管理条例 》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 | 第17-18页 |
3.1.3 代表性地方性旅游管理条例的规定 | 第18页 |
3.2 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3.2.2 代表性行政法规、规章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3.2.3 地方旅游管理条例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4 域外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分析 | 第21-26页 |
4.1 域外立法现状 | 第21-25页 |
4.1.1 美国旅游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 第21-22页 |
4.1.2 日本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 | 第22-24页 |
4.1.3 国际公约中关于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 | 第24-25页 |
4.2 域外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6页 |
4.2.1 先进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25页 |
4.2.2 完善的旅游质量保证金制度 | 第25-26页 |
5 我国 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26-32页 |
5.1 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实体法规范的完善 | 第26-30页 |
5.1.1 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26-28页 |
5.1.2 规范旅游质量保证金制度 | 第28-29页 |
5.1.3 规范相关法律条文的逻辑结构 | 第29-30页 |
5.2 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程序法规范的完善 | 第30-32页 |
5.2.1 引入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则 | 第30页 |
5.2.2 引入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