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大纲 | 第17-18页 |
1.4.1 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2 本文大纲 | 第18页 |
2 相关概念及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2.1.1 传统农村社区 | 第18页 |
2.1.2 新型农村社区 | 第18-19页 |
2.1.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 | 第19-21页 |
2.1.4 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较发达地区的差异 | 第21页 |
2.2 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2.2.1 封建社会时期农村社区的发展 | 第21-22页 |
2.2.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区的发展 | 第22页 |
2.2.3 新世纪农村社区的发展 | 第22页 |
3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 第22-25页 |
3.1 X 县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3.1.1 经济状况 | 第22-23页 |
3.1.2 地理状况 | 第23页 |
3.2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 第23-24页 |
3.2.1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 第23页 |
3.2.2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 | 第23-24页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4-25页 |
3.4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查结果 | 第25页 |
4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4.1 资金投入不足 | 第25-26页 |
4.2 土地征收与补偿不合理 | 第26-27页 |
4.3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 | 第27-28页 |
4.4 公共服务水平较为落后 | 第28页 |
4.5 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 | 第28-29页 |
4.6 社区组织缺乏有效管理 | 第29页 |
4.7 社区文化建设的缺失 | 第29-30页 |
5 解决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对策 | 第30-37页 |
5.1 采用多元化融资渠道,保障资金投入 | 第30-31页 |
5.2 整合土地资源,统筹规划建设用地 | 第31-33页 |
5.3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 第33页 |
5.4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功能 | 第33-34页 |
5.5 建立有力的产业支撑 | 第34-35页 |
5.6 因地制宜,建设多样化模式 | 第35-36页 |
5.7 完善社区组织建设 | 第36页 |
5.8 加强社区文化及人才队伍建设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