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络脉理论概述 | 第9-11页 |
第一节 络脉涵义及生理功能 | 第9页 |
第二节 络病理论 | 第9-11页 |
一、络病理论的渊源及内涵 | 第9-10页 |
二、络病的病因病机 | 第10页 |
三、络病的辨证治疗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肺络理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肺络涵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肺络实质探析 | 第11-13页 |
一、从分布关系及组织结构分析 | 第11页 |
二、从生理功能分析 | 第11-12页 |
三、从肺的防御功能分析 | 第12-13页 |
四、结论 | 第13页 |
第三节 肺络生理功能 | 第13-15页 |
一、肺络是肺内气体交换、宗气生成的通路和场所,为肺主气、司呼吸功能的基础 | 第13-14页 |
二、肺络为肺主宣发与肃降功能的通路 | 第14页 |
三、肺络是肺通调水道功能的通路 | 第14页 |
四、肺络是肺朝百脉、主治节功能的通路和载体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肺络病理变化 | 第15-17页 |
一、肺络运行不畅 | 第15页 |
二、气滞血瘀,痹阻肺络 | 第15-16页 |
三、痰瘀胶结,凝结肺络 | 第16页 |
四、肺络失养损伤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肺络病 | 第17-26页 |
第一节 肺络病常见病因分析 | 第17-19页 |
一、外邪侵袭 | 第17-18页 |
二、内伤七情 | 第18页 |
三、痰瘀阻络 | 第18页 |
四、环境之毒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肺络病病机分析 | 第19-21页 |
一、络虚不荣 | 第19页 |
二、肺络郁滞 | 第19-20页 |
三、肺络绌急 | 第20页 |
四、热毒滞络 | 第20页 |
五、肺络瘀阻 | 第20页 |
六、肺络损伤 | 第20-21页 |
七、络息成积 | 第21页 |
第三节 肺络病主要临床表现 | 第21-23页 |
一、咳嗽 | 第21页 |
二、咳痰 | 第21页 |
三、气喘 | 第21-22页 |
四、胸痛 | 第22页 |
五、咯血 | 第22-23页 |
第四节 肺络病治疗原则 | 第23-24页 |
一、对因治疗 | 第23页 |
二、对络治疗 | 第23-24页 |
第五节 肺络病常用药物 | 第24-26页 |
一、辛味通络 | 第24页 |
二、祛风通络 | 第24页 |
三、祛痰通络 | 第24页 |
四、化瘀通络 | 第24-25页 |
五、补虚通络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肺络理论相关性疾病研究 | 第26-41页 |
第一节 肺络理论与肺纤维化相关性探讨 | 第26-28页 |
一、现代医学关于肺纤维化病理病机概述 | 第26页 |
二、肺络理论与肺纤维化相关性探讨 | 第26-28页 |
第二节 肺络理论与慢阻肺(COPD)相关性探讨 | 第28-32页 |
一、现代医学关于COPD 病机病理概述 | 第29页 |
二、肺络理论与慢阻肺相关性探讨 | 第29-32页 |
第三节 肺络理论与支气管扩张相关性探讨 | 第32-35页 |
一、现代医学关于支气管扩张病理病因概述 | 第32-33页 |
二、肺络理论与支气管扩张相关性探讨 | 第33-35页 |
第四节 肺络理论与肺癌相关性探讨 | 第35-36页 |
第五节 肺络理论与哮喘相关性探讨 | 第36-39页 |
一、现代医学关于哮喘病因病理概述 | 第37页 |
二、肺络理论与哮喘相关性探讨 | 第37-39页 |
第六节 肺络理论与过敏性鼻炎(AR)相关性探讨 | 第39-41页 |
一、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为“同源疾病” | 第39页 |
二、过敏性鼻炎的病理生理性改变符合络脉病变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肺络相关性疾病用药规律探讨 | 第41-45页 |
一、对因治疗 | 第41页 |
二、对症治疗 | 第41-42页 |
三、辨脏腑用药 | 第42-43页 |
四、对络治疗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综述 | 第48-53页 |
综述一 从肺络理论研究肺间质纤维化的现状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页 |
综述二 从肺络理论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状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查新报告 | 第54-63页 |
论文著作 | 第63-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