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焦化废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现状 | 第11-15页 |
1.1.1 焦化废水概述 | 第11-12页 |
1.1.2 焦化废水常规处理工艺 | 第12页 |
1.1.3 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组成情况 | 第12-14页 |
1.1.4 深度回用处理及活性炭吸附应用 | 第14-15页 |
1.2 活性炭及再生方法 | 第15-18页 |
1.2.1 活性炭的特性 | 第15页 |
1.2.2 活性炭再生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超声波及活性炭再生的应用 | 第18-21页 |
1.3.1 超声波技术原理 | 第18页 |
1.3.2 超声波声化学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1.3.3 活性炭的超声波再生技术应用现状 | 第20页 |
1.3.4 超声波反应器 | 第20-21页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1-25页 |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2 焦化废水吸附饱和活性炭的超声波再生研究 | 第25-35页 |
2.1 试验内容、材料与设备 | 第25-27页 |
2.1.1 试验内容 | 第25页 |
2.1.2 试验用水质 | 第25-26页 |
2.1.3 试验药品 | 第26-27页 |
2.1.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2.2.1 活性炭对焦化废水吸附特性分析 | 第27-28页 |
2.2.2 超声作用时间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3 超声频率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29-31页 |
2.2.4 超声功率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2.2.5 活性炭/再生质质量比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31-33页 |
2.2.6 再生废液的可生化性分析 | 第33-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焦化废水吸附饱和活性炭超声波再生效果强化研究 | 第35-47页 |
3.1 试验内容、材料与设备 | 第35-36页 |
3.1.1 试验内容 | 第35页 |
3.1.2 试验药品及仪器 | 第35-36页 |
3.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36-45页 |
3.2.1 再生液的pH调节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2 催化剂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3 废水作再生液时活性炭再生效果研究 | 第39-40页 |
3.2.4 改变再生液后超声时间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5 改变再生液后超声频率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6 废水、自来水配比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超声波再生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 第47-59页 |
4.1 试验内容、材料及仪器 | 第47-49页 |
4.1.1 试验内容 | 第47页 |
4.1.2 性能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4.1.3 试验药品 | 第48页 |
4.1.4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48-49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8页 |
4.2.1 活性炭多次再生后吸附性能变化情况 | 第49-50页 |
4.2.2 超声波再生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变化 | 第50-51页 |
4.2.3 超声波再生后活性炭碘吸附值变化情况 | 第51-52页 |
4.2.4 超声波再生后活性炭亚甲基蓝值变化情况 | 第52-53页 |
4.2.5 超声波再生后活性炭粒径变化情况分析 | 第53-56页 |
4.2.6 超声波再生后活性炭孔道内部状态变化 | 第56-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超声波对活性炭及再生液中有机物存在状态的影响 | 第59-71页 |
5.1 试验内容、材料及仪器 | 第59-61页 |
5.1.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59-61页 |
5.1.2 试验材料及装置 | 第61页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9页 |
5.2.1 二级生化处理后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分布情况 | 第61-63页 |
5.2.2 活性炭吸附后废水中有机物分布情况 | 第63-64页 |
5.2.3 活性炭超声波再生液中有机物分布情况 | 第64-66页 |
5.2.4 再生活性炭再吸附后废水中有机物分布情况 | 第66-67页 |
5.2.5 活性炭吸附-再生-吸附过程中有机物变化情况 | 第67-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6 结论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建议及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