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符号注释 | 第12-14页 |
插图清单 | 第14-15页 |
表格清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钢管节点概述 | 第16-18页 |
1.2 钢管相贯节点的研究 | 第18-22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22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2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相贯节点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理论 | 第24-29页 |
2.1 概述 | 第24页 |
2.2 材料非线性 | 第24-25页 |
2.3 几何非线性 | 第25-26页 |
2.4 有限元模型的求解 | 第26-29页 |
2.4.1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第26-27页 |
2.4.2 收敛准则 | 第27页 |
2.4.3 有限元加载方式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29-34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有限元模型若干问题的确定 | 第29-33页 |
3.2.1 分析程序 | 第29页 |
3.2.2 单元类型 | 第29页 |
3.2.3 弦杆及支杆长度 | 第29-30页 |
3.2.4 有限元参数的选取 | 第30页 |
3.2.5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第30-31页 |
3.2.6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 | 第31页 |
3.2.7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空间KK型主方支圆间隙节点极限承载力参数研究 | 第34-68页 |
4.1 概述 | 第34页 |
4.2 极限承载力判别准则 | 第34页 |
4.3 相贯节点的破坏模式 | 第34-41页 |
4.3.1 支管局部破坏 | 第35-37页 |
4.3.2 弦管塑性破坏 | 第37-39页 |
4.3.3 支管与弦管联塑性破坏模式 | 第39-41页 |
4.4 应力分布及塑性发展全过程 | 第41-43页 |
4.5 几何参数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43-68页 |
4.5.1 支管直径与主管边长比β的影响 | 第47-52页 |
4.5.2 主管的边长与其2倍壁厚比γ的影响 | 第52-57页 |
4.5.3 主管壁厚与支管壁厚比τ的影响 | 第57-62页 |
4.5.4 支管纵向冠点之间间隙g的影响 | 第62-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