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节能型紫外线杀菌水处理器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历史与应用概况第12-14页
        1.1.1 紫外线消毒历史第12-13页
        1.1.2 国外饮用水紫外线消毒研究和应用第13-14页
        1.1.3 国内饮用水紫外线消毒研究和应用第14页
    1.2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的研究成果第14-21页
        1.2.1 紫外线和紫外线杀菌第14-16页
        1.2.2 紫外消毒器的消毒能力第16-17页
        1.2.3 朗伯定律第17页
        1.2.4 紫外线杀菌动力学第17-18页
        1.2.5 饮用水紫外线杀菌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1.2.6 紫外杀菌和传统杀菌方法之比较第20-21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商用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的理论分析第22-36页
    2.1 商用饮用水紫外消毒器介绍第22-24页
        2.1.1 商用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的一般结构第22-23页
        2.1.2 现有消毒器的技术结构特点第23-24页
    2.2 商用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的流动物理模型第24-25页
    2.3 商用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紫外强度分布计算第25页
    2.4 紫外剂量计算第25-28页
        2.4.1 截面平均流速法第25-26页
        2.4.2 同心套管速度分布公式法第26-27页
        2.4.3 软件(FLUENT)模拟法第27-28页
    2.5 紫外杀菌动力学方程的确定和杀菌率计算第28页
        2.5.1 指示菌的选取第28页
        2.5.2 指示菌的杀菌动力学方程第28页
    2.6 商用饮用水紫外消毒器计算实例第28-34页
        2.6.1 计算对象和相关参数第28-29页
        2.6.2 截面平均流速和同心套管速度法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第29-31页
        2.6.3 软件(FLUENT)模拟法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第31-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环形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的理论分析第36-54页
    3.1 环形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的设计思路第36-37页
    3.2 环形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的设计参数第37-38页
        3.2.1 紫外灯管第37页
        3.2.2 石英玻璃管第37-38页
        3.2.3 紫外剂量和杀菌率设计标准第38页
    3.3 紫外强度分布的计算第38-44页
        3.3.1 模型坐标系统的建立第38页
        3.3.2 光学假设第38-39页
        3.3.3 紫外强度场分布的分析计算第39-43页
        3.3.4 紫外强度分布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3-44页
    3.4 紫外剂量的计算第44-49页
        3.4.1 环形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紫外剂量计算的基本思路第44页
        3.4.2 流动模拟的前期准备——划分网格和网格独立性第44-45页
        3.4.3 流动模拟——商用软件FLUENT 的应用步骤第45-48页
        3.4.4 环形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紫外剂量的计算第48-49页
    3.5 紫外强度、剂量和杀菌率的计算程序说明第49-51页
        3.5.1 环形饮用水紫外消毒器杀菌率的计算方法第49页
        3.5.2 程序流程图第49-50页
        3.5.3 程序用户界面第50-51页
    3.6 不同流量下杀菌率的计算及环形消毒器理论流量的确定第51-53页
        3.6.1 计算杀菌率第51页
        3.6.2 环形紫外净水系统流量的确定第51-52页
        3.6.3 环形饮用水紫外消毒器单位能耗的计算第52-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饮用水紫外消毒器节能研究实验系统介绍第54-78页
    4.1 饮用水紫外消毒反应器节能实验之系统概述第54-55页
    4.2 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第55-61页
        4.2.1 实验容器和测量仪表的安装布置第55-57页
        4.2.2 实验管路的水力损失计算第57-61页
    4.3 反光罩设计第61-64页
        4.3.1 反光罩的物理模型第61-62页
        4.3.2 数学模型第62-63页
        4.3.3 反光罩的数值解第63-64页
        4.3.4 实际反光罩第64页
    4.4 反应器结构设计第64-75页
        4.4.1 设计要求第65页
        4.4.2 反应器基本结构确定第65-66页
        4.4.3 反应器结构第66-68页
        4.4.4 反应器细部结构说明第68页
        4.4.5 法兰联接的校核第68-75页
    4.4 实验系统误差环节分析第75-77页
        4.4.1 误差环节第75页
        4.4.2 误差分析第75-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78-94页
    5.1 实验目的第78页
    5.2 实验条件第78页
        5.2.1 实验地点第78页
        5.2.2 实验用水第78页
        5.2.3 指示菌第78页
        5.2.4 生物实验时间第78页
    5.3 实验方法第78-79页
        5.3.1 流量因素的影响第78-79页
        5.3.2 紫外辐射强度的影响第79页
    5.4 分析项目及方法第79-80页
        5.4.1 大肠埃希菌数量第79页
        5.4.2 紫外灯管表面强度第79-80页
    5.5 实验准备第80-83页
        5.5.1 清洗系统第80-81页
        5.5.2 配制指示菌悬液第81-82页
        5.5.3 紫外杀菌灯预热第82页
        5.5.4 调试测试系统第82页
        5.5.5 准备采样瓶第82-83页
    5.6 实验步骤第83-84页
        5.6.1 生物实验步骤第83-84页
        5.6.2 灯管紫外强度测量步骤第84页
        5.6.3 流量与反应器压力损失关系的测量步骤第84页
    5.7 实验数据和数据分析第84-90页
        5.7.1 变电压情况下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强度变化第84-86页
        5.7.2 反应器压力损失与系统流量的关系第86-87页
        5.7.3 不同流量条件下生物实验结果第87-90页
    5.8 综合分析第90-93页
        5.8.1 理论节能效果分析第90-91页
        5.8.2 实际节能效果分析第91-93页
    5.9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结论第94-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附录1 环形饮用水紫外消毒器的紫外强度、剂量和杀菌率计算源程序第102-111页
附录2 反光罩的数值文件第111-112页
附录3 进、出口法兰零件图第112-114页
附录4 灯管紫外线辐射通量测试报告第114-115页
附录5 电压变化对紫外强度影响的测试报告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块化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系统开发
下一篇:Cable Modem中管理应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