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典型建筑系馆现状及改扩建调研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4 研究基本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中国建筑教育与建筑系馆的发展概况 | 第15-25页 |
2.1. 中国建筑教育发展概述 | 第15-16页 |
2.2. 建筑系馆的研究 | 第16-24页 |
2.2.1 建筑系馆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2.2.2 建筑系馆的基本功能组成 | 第17页 |
2.2.3 建筑系馆中建筑空间特征的研究 | 第17-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建筑系馆改扩建及现状调研 | 第25-117页 |
3.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第25-26页 |
3.2 调研内容、方法及目的 | 第26-27页 |
3.2.1 调研内容 | 第26页 |
3.2.2 调研方法 | 第26页 |
3.2.3 调研目的 | 第26-27页 |
3.3 清华大学建筑系馆 | 第27-37页 |
3.3.1 梁銶琚馆改扩建调研 | 第27-33页 |
3.3.2 设计教室的现状调研 | 第33-34页 |
3.3.3 评图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34-35页 |
3.3.4 展览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35-36页 |
3.3.5 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 | 第36-37页 |
3.4 同济大学建筑系馆 | 第37-69页 |
3.4.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改扩建调研 | 第37-65页 |
3.4.2 设计教室的现状调研 | 第65-67页 |
3.4.3 评图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67页 |
3.4.4 展览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67-68页 |
3.4.5 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 | 第68-69页 |
3.5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 | 第69-73页 |
3.5.1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改扩建调研 | 第69-72页 |
3.5.2 设计教室的现状调研 | 第72页 |
3.5.3 评图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72页 |
3.5.4 展览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72-73页 |
3.5.5 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 | 第73页 |
3.6 东南大学建筑系馆 | 第73-82页 |
3.6.1 东南大学建筑系馆改扩建调研 | 第73-79页 |
3.6.2 设计教室的现状调研 | 第79-80页 |
3.6.3 评图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80-81页 |
3.6.4 展览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81-82页 |
3.6.5 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 | 第82页 |
3.7 重庆大学建筑系馆 | 第82-88页 |
3.7.1 重庆大学建筑系馆改扩建调研 | 第82-86页 |
3.7.2 设计教室的现状调研 | 第86-87页 |
3.7.3 评图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87页 |
3.7.4 展览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87-88页 |
3.7.5 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 | 第88页 |
3.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馆 | 第88-98页 |
3.8.1 西建大建筑系馆改扩建调研 | 第88-95页 |
3.8.2 设计教室的现状调研 | 第95-96页 |
3.8.3 评图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96页 |
3.8.4 展览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96-97页 |
3.8.5 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 | 第97-98页 |
3.9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 第98-111页 |
3.9.1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现状调研 | 第98-110页 |
3.9.2 设计教室的现状调研 | 第110页 |
3.9.3 评图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110-111页 |
3.9.4 展览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111页 |
3.9.5 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 | 第111页 |
3.10 深圳大学建筑系馆 | 第111-116页 |
3.10.1 深圳大学建筑系馆现状调研 | 第111-114页 |
3.10.2 设计教室的现状调研 | 第114-115页 |
3.10.3 评图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115页 |
3.10.4 展览空间的现状调研 | 第115页 |
3.10.5 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 | 第115-116页 |
3.11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4. 各院校建筑系馆调研分析总结 | 第117-130页 |
4.1 建筑系馆改扩建的分析比较总结 | 第117-119页 |
4.2 设计教室的分析比较总结 | 第119-125页 |
4.3 评图空间的分析比较总结 | 第125-126页 |
4.4 展览空间的分析比较总结 | 第126-129页 |
4.5 教学模式的分析比较总结 | 第12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5. 结语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6页 |
附录一 | 第136-142页 |
附录二 | 第142-145页 |
附录三 | 第145-14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47-148页 |
图录 | 第148-151页 |
表录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