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1.1 国外方面 | 第10-11页 |
1.1.2 国内方面 | 第11-13页 |
1.2 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国外方面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方面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2 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2.1.1 地质地貌 | 第20页 |
2.1.2 气候 | 第20页 |
2.1.3 土壤 | 第20页 |
2.1.4 植被 | 第20-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2.2.1 凋落物收集,处理和样地的选择 | 第21页 |
2.2.2 凋落物网袋的准备和布设 | 第21-22页 |
2.2.3 凋落物和土壤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第22页 |
2.2.4 样地内土壤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第22-23页 |
2.2.5 土壤动物的分类鉴定 | 第23页 |
2.2.6 凋落物和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 第23页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凋落物的分解特征 | 第25-32页 |
3.1 岳桦、牛皮杜鹃和岳桦+牛皮杜鹃凋落物分解速率 | 第25-26页 |
3.2 岳桦、星叶蟹甲草和岳桦+星叶蟹甲草分解速率 | 第26页 |
3.3 岳桦、牛皮杜鹃、星叶蟹甲草和岳桦+牛皮杜鹃+星叶蟹甲草分解速率 | 第26-27页 |
3.4 凋落物分解速率的比较分析 | 第27-31页 |
3.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元素动态特征 | 第32-53页 |
4.1 初始凋落物化学性质比较 | 第32-33页 |
4.2 岳桦、牛皮杜鹃和岳桦+牛皮杜鹃凋落物养分元素动态特征 | 第33-39页 |
4.2.1 C 元素动态特征 | 第33-34页 |
4.2.2 N 元素动态特征 | 第34-35页 |
4.2.3 P 元素动态特征 | 第35-36页 |
4.2.4 Ca 元素动态特征 | 第36-37页 |
4.2.5 Mg 元素动态特征 | 第37-38页 |
4.2.6 Mn 元素动态特征 | 第38-39页 |
4.3 岳桦、星叶蟹甲草和岳桦+星叶蟹甲草凋落物养分元素动态特征 | 第39-44页 |
4.3.1 C 元素动态特征 | 第39-40页 |
4.3.2 N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0-41页 |
4.3.3 P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1-42页 |
4.3.4 Ca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2页 |
4.3.5 Mg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2-43页 |
4.3.6 Mn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3-44页 |
4.4 岳桦、牛皮杜鹃、星叶蟹甲草和岳桦+牛皮杜鹃+星叶蟹甲草凋落物养分元素动态特征 | 第44-49页 |
4.4.1 C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4-45页 |
4.4.2 N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5-46页 |
4.4.3 P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6-47页 |
4.4.4 Ca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7-48页 |
4.4.5 Mg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8-49页 |
4.4.6 Mn 元素动态特征 | 第49页 |
4.5 凋落物养分元素的比较 | 第49-51页 |
4.6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第53-81页 |
5.1 岳桦、牛皮杜鹃和岳桦+牛皮杜鹃凋落物网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 第53-55页 |
5.2 岳桦、星叶蟹甲草和岳桦+星叶蟹甲草凋落物网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 第55-56页 |
5.3 岳桦、牛皮杜鹃、星叶蟹甲草和岳桦+牛皮杜鹃+星叶蟹甲草凋落物网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 第56-70页 |
5.4 土壤动物的主成分分析(PCA) | 第70-76页 |
5.5 样地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第76-79页 |
5.6 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动物的关系 | 第81-101页 |
6.1 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作用 | 第81-84页 |
6.2 土壤动物对元素释放的作用 | 第84-91页 |
6.2.1 对 C 元素作用 | 第84-85页 |
6.2.2 对 N 元素作用 | 第85-86页 |
6.2.3 对 P 元素作用 | 第86-87页 |
6.2.4 对 Ca 元素作用 | 第87-88页 |
6.2.5 对 Mg 元素作用 | 第88-90页 |
6.2.6 对 Mn 元素作用 | 第90-91页 |
6.3 土壤动物群落和凋落物分解速率以及养分残留率的逐步回归 | 第91-92页 |
6.4 土壤动物和养分元素的典范对应分析 | 第92-99页 |
6.5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1-106页 |
7.1 结论 | 第101-102页 |
7.2 讨论 | 第102-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8页 |
附录:研究区土壤动物名录 | 第118-120页 |
后记 | 第120-12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