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会计司法鉴定概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会计司法鉴定的含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会计司法鉴定的范围 | 第14-18页 |
一、 概述 | 第14-15页 |
二、 具体界定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范围与分类 | 第18-29页 |
第一节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的定义及争议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的范围 | 第19-24页 |
一、 财务会计资料 | 第19-21页 |
二、 勘验、检查笔录 | 第21-22页 |
三、 言词证据 | 第22-24页 |
第三节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的分类 | 第24-29页 |
一、 基本证据与参考证据 | 第24-28页 |
二、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与其他证据之比较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审计证据 | 第29-30页 |
一、 涵义及获取途径 | 第29页 |
二、 特征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诉讼证据 | 第30-32页 |
一、 内涵及外延 | 第30-31页 |
二、 特征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与审计证据、诉讼证据的关系 | 第32-35页 |
一、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与审计证据的比较 | 第32-33页 |
二、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与诉讼证据的比较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会计司法鉴定证据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 第35-42页 |
第一节 普遍生搬硬套审计准则 | 第36-38页 |
一、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的有效性和关联性问题 | 第36-37页 |
二、 取证主体的合法性和程序的正当性问题 | 第37-38页 |
三、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的充分性问题 | 第38页 |
第二节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审查、运用违反法律规定 | 第38-40页 |
一、 “直接”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 第39-40页 |
二、 “间接”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 第40页 |
第三节 会计司法鉴定证据事后审查形同虚设 | 第40-42页 |
第五章 促进我国会计司法鉴定证据规范化的建议 | 第42-53页 |
第一节 证据提供主体、程序和来源审查的规范 | 第42-45页 |
一、 证据提供主体的规范 | 第42-43页 |
二、 证据提供程序和来源审查的规范 | 第43-45页 |
第二节 会计司法鉴定意见质证环节的规范 | 第45-46页 |
一、 审查鉴定证据材料 | 第45页 |
二、 审查鉴定程序的规范性 | 第45页 |
三、 审查鉴定意见的逻辑推理过程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基本证据与参考证据运用的规范化 | 第46-49页 |
一、 基本证据“量”的要求:充分性 | 第46-47页 |
二、 基本证据“质”的要求:完整性 | 第47-48页 |
三、 参考证据的运用规则 | 第48-49页 |
第四节 确立会计司法鉴定证据合法有效性规则 | 第49-50页 |
一、 必要性 | 第49-50页 |
二、 合法有效性规则的具体要求 | 第50页 |
第五节 确立最佳证据规则及补强证据规则 | 第50-53页 |
一、 最佳证据规则 | 第51页 |
二、 补强证据规则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