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致预期视角下的房地产泡沫--基于上海市的数理论证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序言 | 第11-17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创新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房地产泡沫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房地产泡沫运行机制的研究 | 第18-21页 |
3. 诱致预期的概念及推理 | 第21-29页 |
·诱致预期模型 | 第21-24页 |
·理论基础 | 第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模型构建 | 第22-23页 |
·参数估计 | 第23-24页 |
·诱致预期视角下的房地产泡沫运行机制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9页 |
4. 上海市房地产泡沫检验及估量 | 第29-42页 |
·房地产泡沫检验 | 第29-32页 |
·模型构建 | 第29页 |
·参数估计 | 第29-30页 |
·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房地产泡沫测度 | 第32-38页 |
·泡沫指标选取 | 第32-33页 |
·房地产投资与GDP之比 | 第33-34页 |
·房价收入比标准值 | 第34-36页 |
·租售比 | 第36-38页 |
·上海市房地产泡沫度计算 | 第38-40页 |
·单项指标指数选取 | 第38页 |
·泡沫度指数选取 | 第38-39页 |
·上海市住宅泡沫度指数的估价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5. 房价与租金的互动对诱致预期运行的影响 | 第42-50页 |
·永久一瞬时及信息共享模型 | 第42-46页 |
·模型构建 | 第42-44页 |
·指标选取 | 第44-45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互动因子"失衡对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6. 诱致预期视角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的缘由 | 第50-56页 |
·供给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影响 | 第50-53页 |
·城市化、工业化使得总需求总体快于总供给 | 第50页 |
·建筑效率低导致建设成本不上升 | 第50-51页 |
·房地产供给结构失衡 | 第51页 |
·政府失败与权力寻租成本 | 第51-52页 |
·房地产特性决定的地产商暴利 | 第52页 |
·流动性投放过剩与金融机构的投资预期乐观 | 第52-53页 |
·需求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影响 | 第53-54页 |
·土地出让金占房价比例过高 | 第53页 |
·税费结构失衡 | 第53-54页 |
·投机与市场操作盛行 | 第54页 |
·住房需求满足渠道单一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7. 诱致预期视角下中国房地产泡沫调控政策 | 第56-66页 |
·针对性的推进城市化战略 | 第56-57页 |
·推进城镇化战略 | 第56页 |
·合理诱导产业梯度转移 | 第56-57页 |
·保障性住房政策 | 第57-59页 |
·住房补贴 | 第57-58页 |
·廉租房建设 | 第58-59页 |
·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 第59-60页 |
·房地产业的理念变更 | 第59页 |
·制止房价的非理性飙升 | 第59-60页 |
·政府对市场的合理诱导、规范、鼓励及培育 | 第60页 |
·创新房屋租赁模式 | 第60页 |
·开发住房租赁业务的金融产品 | 第60页 |
·税费调控政策 | 第60-63页 |
·规范房地产业的税费制度 | 第61-62页 |
·调整土地出让金制度 | 第62页 |
·实行差别化的税收制度 | 第62-63页 |
·金融创新 | 第63-64页 |
·实施保障性住房金融政策 | 第63-64页 |
·住房贷款风险担保机构的组建 | 第64页 |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64页 |
·科学、合理的规划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