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长宁县生态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论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第3章 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第17-27页
    3.1 生态新农村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3.1.1 生态新农村提出的背景第17页
        3.1.2 生态新农村提出的意义第17-18页
    3.2 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特征第18-21页
        3.2.1 生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3.2.2 生态新农村建设特征第20-21页
    3.3 生态新农村建设原则第21-22页
    3.4 国家级生态县对农村的要求第22-24页
    3.5 生态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第24-27页
        3.5.1 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法制保障体系第24-25页
        3.5.2 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保障体系第25-26页
        3.5.3 生态新农村建设的科技保障体系第26-27页
第4章 长宁县现状分析第27-32页
    4.1 长宁县基本情况概述第27-28页
    4.2 长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第28-29页
    4.3 SWOT 分析第29-32页
第5章 生态新农村建设发展策略建议第32-42页
    5.1 发展生态农业第32-35页
        5.1.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第32-33页
        5.1.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第33-34页
        5.1.3 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第34-35页
    5.2 发展生态工业第35-36页
        5.2.1 建设西部竹加工产业基地第35-36页
        5.2.2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第36页
    5.3 发展生态旅游第36-38页
        5.3.1 优化旅游发展条件,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第37页
        5.3.2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持续发展第37-38页
    5.4 建设生态聚居新村第38-39页
    5.5 建设新农村生态环境第39-40页
    5.6 建设新农村生态文化第40页
    5.7 创建生态城镇第40-42页
结论第42-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预测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研究
下一篇:多巴胺辅助沉积聚乙烯亚胺薄膜及其表面生物功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