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第一章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癌疗效的临床分析 | 第14-27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5-18页 |
·临床资料 | 第15-16页 |
·手术方法 | 第16-18页 |
·随访 | 第18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8页 |
2. 结果 | 第18-22页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情况的比较 | 第18-19页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切除范围的比较 | 第19页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第19-20页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盆腔淋巴结及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比较.. | 第20页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 | 第20页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预后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20-22页 |
3. 讨论 | 第22-26页 |
·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 第23-24页 |
·腹腔镜手术的彻底性 | 第24页 |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 第24-25页 |
·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 | 第26页 |
4. 结论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 | 第27-48页 |
前言 | 第2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研究检索方法 | 第27-28页 |
·资料选择标准 | 第28页 |
·纳入标准 | 第28页 |
·排除标准 | 第28页 |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资料提取 | 第29-3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0页 |
2 结果 | 第30-44页 |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第30-32页 |
·结局测量 | 第32-33页 |
·疗效判定 | 第32页 |
·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判定 | 第32-33页 |
·统计分析结果 | 第33-44页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安全性及可行性指标的比较 | 第33-39页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判定指标的比较 | 第39-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4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近况(综述) | 第48-73页 |
1 子宫内膜癌概况 | 第48-53页 |
·子宫内膜癌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48-49页 |
·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 | 第49页 |
·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主要手段 | 第49-51页 |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模式 | 第51-53页 |
2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 第53-57页 |
·子宫内膜癌手术的主要术式 | 第53-55页 |
·切除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价值 | 第55-56页 |
·宫旁组织及韧带的切除范围及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价值 | 第56页 |
·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 | 第56-57页 |
3 保留生理机能的子宫内膜癌治疗现况 | 第57-61页 |
·保留生理机能的治疗方法 | 第58-59页 |
·保留卵巢功能 | 第59-61页 |
·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激素替代治疗(HRT) | 第61页 |
4 子宫内膜癌微创性手术的现况 | 第61-65页 |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 | 第62-65页 |
5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65-66页 |
·对心理功能的影响 | 第65页 |
·对内分泌及性生活的影响 | 第65-66页 |
6 循证医学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 | 第66-73页 |
·循证医学慨念 | 第66页 |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 | 第66-67页 |
·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分级 | 第67-70页 |
·循证临床实践过程 | 第70-71页 |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