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利用半理性和理性策略对酶活性及手性选择性的设计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5-38页
    1.1 手性化合物及其合成第15-19页
        1.1.1 手性化合物第15-16页
        1.1.2 手性化合物的应用第16-17页
        1.1.3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第17-19页
    1.2 酶的手性选择性及其改造第19-28页
        1.2.1 酶的手性选择性第19-22页
        1.2.2 酶工程第22-28页
        1.2.3 手性选择性的改造第28页
    1.3 分子模拟第28-31页
        1.3.1 分子模拟简介第28-29页
        1.3.2 常用的分子模拟方法第29-31页
    1.4 酯酶和脱氢酶及其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第31-36页
        1.4.1 酯酶第31-34页
        1.4.2 脱氢酶第34-36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6-38页
2 利用半理性设计平衡酯酶RspE定向进化中的活性与手性选择性的负相关变化第38-53页
    2.1 实验材料第38-40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38-39页
        2.1.2 工具酶第39页
        2.1.3 试剂第39页
        2.1.4 主要仪器第39-40页
    2.2 实验方法第40-45页
        2.2.1 分子对接及结构分析第40-41页
        2.2.2 突变体库的构建第41-43页
        2.2.3 突变体库的筛选第43-44页
        2.2.4 优势突变体的活性测定第44-45页
        2.2.5 代表突变体的动力学常数测定第4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2.3.1 结构分析及突变点选定第45-47页
        2.3.2 突变体库的筛选第47-49页
        2.3.3 代表突变体动力学常数的测定第49-50页
        2.3.4 活性选择性负相关现象产生与被平衡的酶反应动力学原因第50-51页
        2.3.5 活性选择性负相关现象产生与被平衡的蛋白工程方法学原因第51-52页
    2.4 小结第52-53页
3 酯酶RspE活性手性选择性负相关变化现象的分子模拟第53-67页
    3.1 实验方法第53-56页
        3.1.1 蛋白分子结构及突变体构建第53页
        3.1.2 底物分子结构及力场参数确定第53页
        3.1.3 蛋白-底物复合物的构建第53-54页
        3.1.4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54-55页
        3.1.5 模拟结果分析第55-5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6-66页
        3.2.1 模拟体系平衡情况分析第56-57页
        3.2.2 反应过渡态有效性分析第57-60页
        3.2.3 功能基组原子的势能分析第60-61页
        3.2.4 口袋基组氨基酸与底物的相互作用能分析第61-62页
        3.2.5 蛋白-小分子复合物的构象分析第62-63页
        3.2.6 突变热点氨基酸对蛋白-底物相互作用的贡献分析第63-65页
        3.2.7 活性与手性选择性负相关变化现象产生与被平衡的分子机理第65-66页
    3.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4 酯酶BioH在对称二酯的不对称水解中的手性选择性的设计第67-81页
    4.1 实验材料第68页
        4.1.1 菌株与质粒第68页
        4.1.2 酶和试剂第68页
        4.1.3 主要仪器第68页
    4.2 实验方法第68-73页
        4.2.1 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合成第68-69页
        4.2.2 BioH的克隆及突变体的构建第69-70页
        4.2.3 蛋白表达与纯化第70页
        4.2.4 蛋白纯度表征及浓度测定第70页
        4.2.5 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不对称水解第70-71页
        4.2.6 酯酶BioH对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不对称水解及产物表征第71页
        4.2.7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71-7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3-80页
        4.3.1 酯酶BioH野生型对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不对称水解第73-74页
        4.3.2 野生型BioH与底物的结合分析第74-76页
        4.3.3 突变体设计第76页
        4.3.4 酯酶BioH突变体对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不对称水解第76-78页
        4.3.5 蛋白-底物复合物的分子模拟第78-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5 酯酶RspE在对称二酯的不对称水解中的手性选择性的设计第81-93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1-82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82-92页
        5.2.1 酯酶RspE野生型对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不对称水解第82-83页
        5.2.2 酯酶RspE野生型与底物的结合分析第83-85页
        5.2.3 突变体设计第85页
        5.2.4 酯酶RspE突变体对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不对称水解第85-87页
        5.2.5 蛋白-底物复合物的分子模拟第87-89页
        5.2.6 酯酶在对称二酯不对称水解反应中手性选择性的来源第89-90页
        5.2.7 手性选择性设计策略讨论第90-92页
    5.3 本章小结第92-93页
6 D-扁桃酸脱氢酶DMdh对邻氯扁桃酸的活性的设计第93-109页
    6.1 实验材料第94页
        6.1.1 菌株与质粒第94页
        6.1.2 酶和试剂第94页
        6.1.3 主要仪器第94页
    6.2 实验方法第94-98页
        6.2.1 D-扁桃酸脱氢酶DMdh基因的亚克隆第94页
        6.2.2 突变体A89H的构建第94-95页
        6.2.3 蛋白的表达纯化第95页
        6.2.4 蛋白纯度表征及浓度测定第95页
        6.2.5 扁桃酸及邻氯扁桃酸的脱氢氧化第95-96页
        6.2.6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96-9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8-108页
        6.3.1 DMdh野生型对扁桃酸及邻氯扁桃酸的脱氢氧化第98-100页
        6.3.2 底物分子结构分析第100-102页
        6.3.3 DMdh野生型的结构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第102-105页
        6.3.4 突变体设计及活力测定第105-106页
        6.3.5 突变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106-108页
    6.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2页
附录 用于基因合成的DMdh序列第122-123页
作者简历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固流化床中静电对流体力学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下一篇:水介质中聚苯醚合金的制备及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