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学各论论文--直肠和肛门论文

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预防及减轻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页
前言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7页
    1.祖国医学对痔的认知及发展历程第9-10页
    2.现代医学对痔的认知及发展历程第10页
    3.痔的分类及分度第10-11页
    4.早期对痔具有影响的术式第11-12页
        4.1 结扎疗法第11页
        4.2 枯痔钉疗法第11-12页
        4.3 环状切除术第12页
        4.4 外剥内扎术第12页
    5.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第12-13页
        5.1 术后疼痛第12页
        5.2 术后水肿第12-13页
        5.3 尿潴留第13页
        5.4 术后狭窄第13页
    6.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术式第13-15页
        6.1 分段齿形结扎术第13-14页
        6.2 半开放缝合术第14页
        6.3 保留肛管上皮术第14页
        6.4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Procedure for prolaps andhemorrhoids; PPH)第14-15页
    7.内括约肌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第15-16页
        7.1 内括约肌的功能和结构第15页
        7.2 内括约肌与痔关系第15页
        7.3 内括约肌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第15-16页
    8.总结第16-17页
临床资料第17-18页
    1.纳入与排除标准第17-18页
        1.1 纳入标准第17页
        1.2 排除标准第17-18页
研究方法与标准第18-23页
    1.研究方法第18-19页
        1.1 方案实施步骤第18-19页
    2.疗效分析及标准判定第19-20页
        2.1 疼痛的评判标准第19页
        2.2 水肿的评判标准第19页
        2.3 肛门狭窄的判定标准第19-20页
        2.4 尿潴留的判定标准第20页
        2.5 退出试验病例标准第20页
        2.6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标准第20页
        2.7 统计学处理第20页
    3.结果第20-23页
        3.1 疼痛等级的比较第20-21页
        3.2 术后第24小时水肿程度的比较第21-22页
        3.3 术后1个月肛门狭窄程度比较第22页
        3.4 术后尿潴留比较第22页
        3.5 术后愈合天数比较第22页
        3.6 肛门失禁比较第22-23页
结论分析第23-27页
    1.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等级分析第23页
    2.水肿程度分析第23-24页
    3.狭窄程度分析第24页
    4.尿潴留情况分析第24-25页
    5.两组愈合时间分析第25页
    6.肛门失禁情况分析第25-27页
致谢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论文共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末王贞白诗歌论稿
下一篇:宋南渡佛禅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