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宫止痛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对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 1 单纯针刺 | 第11-13页 |
| 2 灸疗法 | 第13-14页 |
| 3 特殊治疗 | 第14-17页 |
| 4 中医综合治疗 | 第17-18页 |
| 5 中西医综合治疗 | 第18页 |
| 6 预防 | 第18页 |
| 7 总结 | 第18-20页 |
| 临床资料 | 第20-24页 |
| 1 分组与比较 | 第20-22页 |
| 2 病例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 3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 4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 5 中医辨证依据 | 第23-24页 |
| 6 痛经的症状量化评分标准 | 第24页 |
| 研究方法与标准 | 第24-26页 |
| 1 治疗方法 | 第24-25页 |
| 2 疗程 | 第25页 |
| 3 禁止给药 | 第25页 |
| 4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5-26页 |
| 5 观测项目 | 第26页 |
| 6 统计方法 | 第26页 |
| 研究结果 | 第26-36页 |
| 1 痛经疗效 | 第26-28页 |
| 2 中医症候疗效 | 第28-30页 |
| 3 治疗前后总比较 | 第30-32页 |
| 4 两组临床参数比较 | 第32页 |
| 5 一个疗程后两组 VAS 法疼痛积分统计分析 | 第32页 |
| 6 疗效相关分析 | 第32-35页 |
| 7 随访 | 第35页 |
| 8 安全性评价 | 第35-36页 |
| 讨论 | 第36-51页 |
| 1 讨论与体会 | 第36-49页 |
| 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9页 |
| 3 结论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附图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