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热管理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20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分析 | 第22-43页 |
2.1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构成 | 第22-24页 |
2.2 热管理系统热特性分析 | 第24-34页 |
2.3 热管理系统构建 | 第34-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制定 | 第43-55页 |
3.1 动力系统建模 | 第43-47页 |
3.2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 第47-51页 |
3.2.1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介绍 | 第47-48页 |
3.2.2 工作模式划分 | 第48-50页 |
3.2.3 基于恒温器式的控制策略设计 | 第50-51页 |
3.3 APU工作点的选取 | 第51-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热管理系统建模以及控制策略制定 | 第55-76页 |
4.1 热管理系统模型参数配置 | 第55-59页 |
4.1.1 制冷系统参数 | 第55-56页 |
4.1.2 制热系统参数 | 第56-59页 |
4.2 整车热管理系统建模 | 第59-65页 |
4.2.1 制冷系统建模 | 第61-64页 |
4.2.2 制热系统建模 | 第64-65页 |
4.3 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制定 | 第65-74页 |
4.3.1 制冷系统控制策略制定 | 第65-71页 |
4.3.2 制热系统控制策略制定 | 第71-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分析 | 第76-91页 |
5.1 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搭建 | 第76-77页 |
5.2 高温工况仿真分析 | 第77-87页 |
5.2.1 极限工况下仿真分析 | 第77-80页 |
5.2.2 NEDC工况仿真分析 | 第80-83页 |
5.2.3 不同压缩机动力源工作时的能量消耗对比分析 | 第83-87页 |
5.3 低温工况仿真分析 | 第87-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6.1 总结 | 第91-92页 |
6.2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