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

上海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绪论第13-19页
第一部分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研究第19-45页
    1. 引言第19-20页
    2. 研究对象第20页
    3. 研究工具第20-23页
    4. 研究方法第23-25页
        4.1 研究流程第23-25页
        4.2 质量监控第25页
        4.3 统计方法第25页
    5. 研究结果第25-37页
        5.1 基线测试人口学资料情况第25-27页
        5.2 基线测试结果第27-28页
        5.3 基线测试结果按抑郁、焦虑分层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8-34页
        5.4 随访测试结果与基线测试结果对照比较第34-37页
    6. 讨论第37-45页
第二部分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干预研究第45-61页
    1. 引言第45-46页
    2. 研究对象第46页
    3. 研究工具第46-48页
    4. 研究方法第48-51页
    5. 研究结果第51-55页
        5.1 干预组和对照组人口学基本情况第51页
        5.2 干预前后两组SAS得分比较第51-52页
        5.3 干预前后两组SDS得分比较第52-54页
        5.4 两组干预前后IBS得分比较第54-55页
    6. 讨论第55-61页
第三部分 抑郁、焦虑、应激相关量表的信效度研究第61-79页
    1. 引言第61-62页
    2. PHQ-9 和GAD-7 在大学生人群中的信效度研究第62-71页
        2.1 研究目的第62-63页
        2.2 研究对象第63页
        2.3 研究方法第63页
        2.4 研究工具第63-65页
        2.5 结果第65-69页
        2.6 讨论第69-71页
    3. 应激感受量表(PSS)中文版在大学生人群中的信效度研究第71-79页
        3.1 研究对象第71-72页
        3.2 研究方法第72页
        3.3 研究工具第72-73页
        3.4 研究结果第73-75页
        3.5 讨论第75-76页
        3.6 小结第76-79页
研究结论第79-81页
    主要研究结论和意义第79页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附录第87-126页
    1. 本课题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第87-116页
        1.1 大学生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测试评估工具第87-113页
        1.2 大学生心理疾患人群干预研究评估工具第113-116页
    2. 文献综述第116-126页
        参考文献第122-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购和兼并:合并模型的可比分析
下一篇: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