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京津贫困带治理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20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1 关于贫困内涵和贫困标准的研究第13-14页
        1.2.2 关于贫困与自然生态关系研究第14-15页
        1.2.3 区域发展中的贫困问题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18页
        1.4.2 存在的不足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第20-26页
    2.1 增长极理论第20-21页
        2.1.1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思想第20页
        2.1.2 增长极理论的两种效应第20-21页
        2.1.3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第21页
    2.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第21-24页
        2.2.1 非均衡力来源以及构成第21-22页
        2.2.2 循环累积因果链第22-24页
    2.3 空间贫困理论第24-26页
        2.3.1 空间贫困的概念提出第24-25页
        2.3.2 空间贫困的基本思想第25-26页
第3章 环京津贫困带现状分析第26-41页
    3.1 贫困带地域范围调整第26-27页
    3.2 贫困现状分析和治理瓶颈第27-29页
        3.2.1 贫困现状的分析第27-28页
        3.2.2 扶贫面临的问题第28-29页
    3.3 贫困带经济社会总体状况分析第29-36页
        3.3.1 贫困县的经济增长第29-31页
        3.3.2 贫困县产业结构变迁第31-34页
        3.3.3 贫困县的教育发展第34-35页
        3.3.4 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第35-36页
    3.4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综合评价第36-41页
        3.4.1 因子分析概念第36-37页
        3.4.2 因子分析的模型第37页
        3.4.3 因子分析方法过程与结果第37-41页
第4章 环京津贫困带贫困成因和性质第41-48页
    4.1 贫困区的致贫原因第41-45页
        4.1.1 生态脆弱与贫困耦合第41-42页
        4.1.2 发展权受限和补偿机制缺位第42-44页
        4.1.3 行政体制分割与"虹吸效应"严重第44-45页
        4.1.4 思想观念落后与历史因素第45页
    4.2 贫困区的贫困性质第45-48页
        4.2.1 "生态恶化型"贫困第46页
        4.2.2 "保护压力型"贫困第46-47页
        4.2.3 "政策型"贫困第47页
        4.2.4 "科技型"贫困第47-48页
第5章 环京津贫困带治理对策第48-58页
    5.1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第48-50页
        5.1.1 水源保护区和生态屏障第48-49页
        5.1.2 产业转移承接地第49页
        5.1.3 生态农业生产加工地第49页
        5.1.4 地区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目的地第49-50页
    5.2 区域合作减贫与生态补偿第50-52页
        5.2.1 建立机构专门负责第50-51页
        5.2.2 形成科学补偿标准和稳定机制第51页
        5.2.3 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第51-52页
        5.2.4 加强监测和监督考核第52页
    5.3 产业化扶贫第52-54页
        5.3.1 扶持生态与文化旅游产业第52-53页
        5.3.2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53页
        5.3.3 创新产业组织形式第53-54页
        5.3.4 选择性承接产业转移第54页
    5.4 合理引导要素流动第54-58页
        5.4.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第54-55页
        5.4.2 提升基层社会公共服务第55-56页
        5.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56页
        5.4.4 创新扶贫机制第56页
        5.4.5 运用合理区域经济政策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表第61-66页
后记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齿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
下一篇:以设计产业园为平台推动河南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