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1.1 苏云金芽胞杆菌概述 | 第14页 |
1.2 芽胞形成调控 | 第14-17页 |
1.3 杀虫晶体蛋白及其调控 | 第17-18页 |
1.4 母细胞裂解调控 | 第18-19页 |
1.5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9-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8页 |
2.1.1 实验用菌株 | 第23页 |
2.1.2 实验用载体 | 第23-24页 |
2.1.3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24-25页 |
2.1.4 实验用引物 | 第25页 |
2.1.5 试剂和试剂盒 | 第25-26页 |
2.1.6 溶液与缓冲液 | 第26-28页 |
2.1.7 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41页 |
2.2.1 序列比对和下载 | 第28-29页 |
2.2.2 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 | 第29页 |
2.2.3 引物设计 | 第29页 |
2.2.4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29-30页 |
2.2.5 酶切反应 | 第30页 |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0-31页 |
2.2.7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31页 |
2.2.8 大肠杆菌热激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9 大肠杆菌的热激转化 | 第32页 |
2.2.10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32页 |
2.2.11 测序和分析 | 第32页 |
2.2.12 Bt电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13 Bt的电击转化 | 第33页 |
2.2.14 利用同源重组法筛选Bt突变体 | 第33页 |
2.2.15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3-34页 |
2.2.16 光学显微镜观察芽胞形成和母细胞裂解 | 第34页 |
2.2.1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34页 |
2.2.18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 | 第34-35页 |
2.2.19 大肠杆菌表达目的蛋白 | 第35页 |
2.2.20 蛋白变性电泳(SDS-PAGE) | 第35-36页 |
2.2.21 考马斯亮蓝染色 | 第36页 |
2.2.22 突变体芽胞形成率的测定 | 第36-37页 |
2.2.23 苏云金芽胞杆菌总RNA提取与cDNA制备 | 第37-38页 |
2.2.24 转录起始位点鉴定 | 第38页 |
2.2.25 Cry蛋白产量分析 | 第38页 |
2.2.26 Western blot检测Cry蛋白特异性 | 第38-39页 |
2.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和晶体形态 | 第39页 |
2.2.28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晶体形态 | 第39-40页 |
2.2.29 菌株杀虫活性测定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63页 |
3.1 RS24960启动子分析 | 第41-44页 |
3.1.1 启动子P_(RS24960)在芽胞形成期具有高转录活性 | 第41-42页 |
3.1.2 启动子P_(RS24960)活性依赖于σ~E因子 | 第42-44页 |
3.2 RS24960启动子指导Cry1Ac高效表达 | 第44-47页 |
3.2.1 启动子P_(RS24960)指导cry1Ac表达和积累 | 第44-46页 |
3.2.2 启动子P_(RS24960)指导表达的Cry1Ac不能正常形成晶体 | 第46-47页 |
3.2.3 启动子P_(RS24960)指导表达的Cry1Ac具有杀虫活性 | 第47页 |
3.3 RS24960基因功能初步研究 | 第47-63页 |
3.3.1 RS24960蛋白序列比对以及进化分析 | 第47-51页 |
3.3.2 构建敲除突变株HD△RS24960 | 第51-56页 |
3.3.3 HD△RS24960生长曲线测定 | 第56页 |
3.3.4 突变株HD△RS24960母细胞裂解加速 | 第56-57页 |
3.3.5 互补和过表达菌株可以恢复母细胞裂解速度 | 第57-60页 |
3.3.6 突变株HD△RS24960芽胞形成率升高 | 第60-61页 |
3.3.7 大肠杆菌表达RS24960蛋白 | 第61-63页 |
4 讨论 | 第63-67页 |
5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 文献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