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词表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0页 |
1.1 螺旋结构 | 第11-23页 |
1.1.1 刚性螺旋锁定结构 | 第11页 |
1.1.2 芳香联苯螺旋结构 | 第11-13页 |
1.1.3 金属配位螺旋结构 | 第13-14页 |
1.1.4 静电排斥驱动的螺旋结构 | 第14-15页 |
1.1.5 氢键驱动的螺旋结构 | 第15-23页 |
1.1.5.1 分子内氢键驱动的螺旋结构 | 第16-18页 |
1.1.5.2 分子间氢键驱动的螺旋结构 | 第18-23页 |
1.2 螺旋的功能 | 第23-28页 |
1.2.1 螺旋对客体小分子的结合 | 第23-25页 |
1.2.2 螺旋分子对糖类的识别 | 第25-26页 |
1.2.3 螺旋分子对水分子和离子的传输 | 第26-27页 |
1.2.4 螺旋分子的不对称催化 | 第27-28页 |
1.3 本论文立论依据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自折叠螺旋的设计合成 | 第30-43页 |
2.1 序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4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2.2.3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3页 |
2.2.4 寡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3-41页 |
2.3 实验结构分析与讨论 | 第41-42页 |
2.3.1 螺旋寡聚物的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2.3.1.1 圆二(CD)色谱分析 | 第41-42页 |
2.3.1.2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螺旋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合成 | 第43-58页 |
3.1 序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53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3.2.3 目标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53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3-57页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53-54页 |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54-55页 |
3.3.3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第55-56页 |
3.3.4 圆二色谱的测试 | 第56-57页 |
3.3.5 螺旋超分子组装的行为分析 | 第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通道性质的研究 | 第58-68页 |
4.1 序言 | 第58-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5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4.2.3 通道分子与钾离子结合常数与结合比的测试 | 第59-60页 |
4.2.4 通道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1-67页 |
4.3.1 通道分子与钾离子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的表征 | 第61-64页 |
4.3.2 螺旋通道对质子的传输 | 第64-65页 |
4.3.3 寡聚物螺旋通道对离子的选择性 | 第65-66页 |
4.3.4 螺旋通道的单通道电流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