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光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论文

激光微加工Ti、Ti6Al4V表面润湿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字母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表面第13-16页
    1.3 超疏水表面制备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固体表面润湿性理论和模型建立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固体表面润湿性理论基础第20-23页
    2.3 三种微结构理论建模及接触角预测第23-27页
        2.3.1 线状微结构模型第23-24页
        2.3.2 网格状微结构模型第24-25页
        2.3.3 点阵状微结构模型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金属Ti的表面润湿性研究第28-45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实验部分第28-31页
        3.2.1 材料和试剂第28页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28-31页
        3.2.3 实验方法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3页
        3.3.1 表面形貌观察第31-34页
        3.3.2 接触角测量与讨论第34-39页
        3.3.3 表面化学成分分析第39-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Ti6Al4V合金的表面润湿性研究第45-55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页
        4.2.1 材料和试剂第45页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45页
        4.2.3 实验方法第4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5-53页
        4.3.1 表面形貌观察第45-47页
        4.3.2 接触角测量与讨论第47-51页
        4.3.3 化学成分分析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退火、激光能量和扫描速度对润湿性的影响第55-64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退火第55-56页
    5.3 激光能量第56-60页
        5.3.1 激光能量对试样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6-58页
        5.3.2 激光能量对材料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第58-60页
    5.4 激光扫描速度第60-63页
        5.4.1 激光扫描速度对试样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0-62页
        5.4.2 扫描速度对材料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第62-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总结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新型聚四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