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戴恩来教授“毒损肾络”病机观点及其诊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总结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 词表第9-10页
前言第10-14页
    1 历代医家对慢性肾脏病的病机认识第10-11页
        1.1 水肿第10页
        1.2 腰痛第10页
        1.3 癃闭第10-11页
    2 近现代医家对慢性肾脏病研究的进展第11页
    3 刘宝厚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第11-12页
    4 导师戴恩来教授“毒损肾络”病机观点的提出第12-14页
        4.1 戴恩来教授简介第12-13页
        4.2 导师“毒损肾络”病机观点的提出第13-14页
第一部分 络病学与肾络探源第14-17页
    1.络病学说第14-16页
        1.1 络病学说的理论起源第14页
        1.2 络病学说的发展第14-15页
        1.3 络病学说的完善第15页
        1.4 络脉学说的当代发展第15-16页
    2.肾络第16页
        2.1 肾络的概念第16页
        2.2 肾络的功能第16页
        2.3 肾络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第16页
    3.络病与肾络第16-17页
第二部分 戴恩来教授“毒损肾络”病机的整理与研究第17-25页
    1 理论渊源第17页
    2 诸邪丛生,久踞成毒第17-25页
        2.1“毒”的概念第17页
        2.2 导师戴恩来教授对“毒”的认识第17-23页
            2.2.1“毒”的中医范围第18-20页
                ①血瘀第18-19页
                ②水湿第19页
                ③湿热第19-20页
                ④湿浊第20页
                ⑤风邪第20页
            2.2.2“毒”的现代内涵第20-22页
                ① TGF-β第20-21页
                ② NF-kB第21页
                ③ TNF-α第21-22页
                ④ IL-6第22页
            2.2.3 中西医“毒”之互通第22-23页
        2.3 毒损肾络,开阖失度第23-25页
            2.3.1 诸毒之损在肾络第23页
            2.3.2 肾气之开阖第23-24页
            2.3.3 瘀血不祛,肾气难复第24页
            2.3.4 毒损肾络是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关键第24-25页
第三部分 戴恩来教授“通络”临床实践第25-34页
    1 解毒通络,肾气来复第25页
    2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分型第25-27页
    3 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第27页
    4 注重风药、虫类药物的应用第27-29页
        ①水蛭第28页
        ②蝉蜕第28页
        ③地龙第28页
        ④僵蚕第28-29页
    5 蛭龙通络胶囊第29页
    6 解毒通络法之临床疗效第29-30页
    7 临床验案第30-34页
        7.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第30-31页
        7.2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肾病第31页
        7.3 狼疮性肾炎第31-32页
        7.4 慢性肾小球肾炎第32-34页
第四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戴恩来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用药经验第34-44页
    1 资料第34-35页
    2 方法第35页
    3 结果第35-42页
    4 讨论第42-44页
第五部分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文献综述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第52-60页
    1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及分期第52-53页
    2 肾脏纤维化的机制第53-54页
    3 转化生长因子-β第54页
    4 TGF-β在纤维化中的作用第54-55页
    5 Smad蛋白第55页
    6 Smad蛋白与肾脏纤维化第55-56页
    7 TGF-β/Smad信号通路与肾小球纤维化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桩锚—土钉复合支护基坑的变形与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陈士铎脏腑理论特色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