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13页 |
1.1.1 硅太阳能电池 | 第11-12页 |
1.1.2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12页 |
1.1.3 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 | 第12页 |
1.1.4 有机太阳能电池 | 第12页 |
1.1.5 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 第12-13页 |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3-15页 |
1.2.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史 | 第13页 |
1.2.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 | 第15-20页 |
1.3.1 金属对电极 | 第15-18页 |
1.3.1.1 Pt对电极 | 第15-18页 |
1.3.1.2 Au对电极 | 第18页 |
1.3.1.3 Ni对电极 | 第18页 |
1.3.2 非金属对电极材料 | 第18-20页 |
1.3.2.1 碳材料 | 第18-20页 |
1.4 选题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主要的测试方法 | 第22-25页 |
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22-23页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2.3 实验表征方法与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3-24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4页 |
2.3.3 X射线衍射 | 第24页 |
2.3.4 电化学阻抗 | 第24页 |
2.3.5 塔菲尔极化曲线 | 第24页 |
2.3.6 电流—电压曲线 | 第24-25页 |
第3章 碳球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第25-35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实验与表征 | 第25-34页 |
3.2.1 粒径为 420±20 nm的实心碳球的合成与表征 | 第25-30页 |
3.2.1.1 实心碳球(SCS)的合成方法 | 第25-26页 |
3.2.1.2 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 第26页 |
3.2.1.3 形貌及结构 | 第26-27页 |
3.2.1.4 SCS在以Co~(3+/2+)为氧化还原电对的DSCs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3.2.1.5 SCS和Pt在Co~(3+/2+)氧化还原电对中催化机理研究 | 第28-30页 |
3.2.2 不同粒径实心碳球的合成及表征 | 第30-34页 |
3.2.2.1 不同粒径实心碳球的合成方法 | 第30-31页 |
3.2.2.2 形貌及结构 | 第31-32页 |
3.2.2.3 不同粒径的SCS在以Co~(3+/2+)为氧化还原电对的DSCs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Pt/CS负载型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第35-46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5页 |
4.2.1 Pt/CS的合成 | 第35页 |
4.2.2 Pt/CS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 第35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35-45页 |
4.3.1 Pt/CS的表征 | 第35-37页 |
4.3.1.1 XRD分析 | 第36页 |
4.3.1.2 形貌及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4.3.2 Pt/CS在以Co~(3+/2+)为氧化还原电对的DSCs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4.3.3 CS和Pt/CS在Co~(3+/2+)氧化还原电对中催化机理研究 | 第40-45页 |
4.4 结论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