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混频器基本原理与分析 | 第13-23页 |
2.1 混频器的主要指标 | 第13-15页 |
2.1.1 变频增益或损耗 | 第13页 |
2.1.2 噪声系数 | 第13-14页 |
2.1.3 线性度 | 第14页 |
2.1.4 隔离度 | 第14-15页 |
2.2 混频器的分类与结构 | 第15-21页 |
2.2.1 单端混频器 | 第15-16页 |
2.2.2 单平衡混频器 | 第16-17页 |
2.2.3 双平衡混频器 | 第17-19页 |
2.2.4 双双平衡混频器 | 第19-21页 |
2.3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宽带巴伦的分析与研制 | 第23-43页 |
3.1 宽带巴伦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3.2 巴伦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24-25页 |
3.3 用奇偶模分析法对巴伦工作特性的分析 | 第25-32页 |
3.4 电路模型与设计 | 第32-37页 |
3.4.1 螺旋线变压器的参数化建模 | 第32-34页 |
3.4.2 加开路支节的宽带Marchand巴伦的设计 | 第34-37页 |
3.5 流片与测试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3.6 小结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宽带无源双平衡混频器的研制 | 第43-61页 |
4.1 无源混频器的设计流程 | 第43页 |
4.2 传统的宽带无源双平衡混频器的设计 | 第43-46页 |
4.3 两种改进型的宽带无源双平衡混频器的设计 | 第46-50页 |
4.4 流片与测试结果分析 | 第50-60页 |
4.4.1 流片加工实物 | 第50-52页 |
4.4.2 测试方案与结果分析 | 第52-60页 |
4.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