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9-12页 |
1.1.1 国外覆冰事故分析 | 第9-10页 |
1.1.2 我国覆冰事故分析 | 第10-11页 |
1.1.3 覆冰事故成因分析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覆冰形成机理及覆冰种类 | 第13页 |
1.2.2 国内外现有覆冰预测模型分析 | 第13-19页 |
1.2.2.1 Skeates & Chaine模型 | 第14页 |
1.2.2.2 Imai模型 | 第14-15页 |
1.2.2.3 Lenhard模型 | 第15页 |
1.2.2.4 Goodwin模型 | 第15-16页 |
1.2.2.5 McComber和Govoni雾凇覆冰模型 | 第16页 |
1.2.2.6 Makkonen热平衡模型 | 第16-17页 |
1.2.2.7 Makkonen数值计算模型 | 第17-18页 |
1.2.2.8 刘和云模型 | 第18-1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模型的理论依据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3页 |
2.1 覆冰条件下导线的荷载 | 第20-22页 |
2.2 导线的力学计算理论 | 第22-29页 |
2.2.1 斜抛物线法 | 第23-25页 |
2.2.2 平抛物线法 | 第25-27页 |
2.2.3 导线的应力变化状态方程 | 第27-29页 |
2.3 环境参数对输电线路覆冰的影响 | 第29-32页 |
2.3.1 环境温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2 风速的影响 | 第30页 |
2.3.3 空气液态水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4 导线直径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5 覆冰时间的影响 | 第32页 |
2.3.6 架设高度对导线覆冰的影响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输电线路综合荷载等值覆冰厚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3-38页 |
3.1 计算模型 | 第33-34页 |
3.2 垂直平面内静力学计算 | 第34-35页 |
3.3 风偏平面内静力学计算 | 第35-36页 |
3.4 等值荷载冰厚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输电线路综合荷载等值覆冰厚度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38-49页 |
4.1 模型预测结果与人工实测数据对比 | 第38-41页 |
4.2 模型预测结果与其他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 第41-42页 |
4.3 模型预测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对比 | 第42-44页 |
4.4 输电线路除冰融冰措施 | 第44-48页 |
4.4.1 输电线路除冰融冰技术分类 | 第44-45页 |
4.4.2 国内外输电线路除冰融冰技术应用情况 | 第45-47页 |
4.4.3 输电线路除冰融冰技术研究趋势 | 第47页 |
4.4.4 本文研究地区输电线路融冰除冰措施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