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柑桔类论文

宜昌橙及两个地方柑橘种的资源调查与评价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2页
    1. 宜昌橙在柑橘属中的分类地位与现状第12-13页
    2. 宜昌橙的地理分布起源及进化第13-15页
        2.1 宜昌橙的地理分布起源第13-14页
        2.2 宜昌橙的进化第14-15页
    3. 宜昌橙特性及研究进展第15-17页
        3.1 宜昌橙的植物学特征第15页
        3.2 宜昌橙的抗性特征第15页
        3.3 宜昌橙的单胚性状第15-16页
        3.4 宜昌橙做矮化砧木第16页
        3.5 宜昌橙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第16-17页
    4. 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简介第17页
    5. 检测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方法第17-19页
        5.1 形态学方法第17页
        5.2 细胞学方法第17-18页
        5.3 生物化学标记方法第18页
        5.4 DNA分子标记方法第18-19页
    6. 野生、半野生及地方柑橘种质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7. 两个地方柑橘种简介第20页
    8.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宜昌橙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第22-58页
    1. 引言第22-2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3-30页
        2.1 试验材料第23-25页
        2.2 宜昌橙资源的收集及保存第25页
        2.3 总DNA的提取第25-26页
        2.4 PCR扩增体系第26-27页
            2.4.1 实验所用引物第26页
            2.4.2 PCR反应体系第26页
            2.4.3 PCR反应程序第26-27页
        2.5 电泳和银染第27页
        2.6 nSSR数据分析第27-29页
            2.6.1 nSSR标记数据整理第27页
            2.6.2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7页
            2.6.3 遗传分化分析第27-28页
            2.6.4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28页
            2.6.5 UPGMA聚类及主坐标(PCoA)分析第28页
            2.6.6 空间遗传结构分析第28页
            2.6.7 瓶颈检验第28-29页
        2.7 宜昌橙叶片表型性状分析第29-30页
            2.7.1 性状选取与编码第29-30页
            2.7.2 数据处理第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53页
        3.1 资源调查第30-33页
        3.2 基于nSSR的宜昌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第33-49页
            3.2.1 引物筛选与nSSR扩增第33-34页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4-40页
            3.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40-46页
            3.2.4 群体间的空间结构分析第46-47页
            3.2.5 瓶颈检验第47-49页
        3.3 叶片表型变异与数量分类研究第49-53页
            3.3.1 叶片表型多样性分析第49-50页
            3.3.2 叶片表型性状的UPGMA聚类分析第50页
            3.3.3 叶片表型性状的主坐标分析第50-53页
    4. 讨论第53-57页
        4.1 基于nSSR的宜昌橙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第53-56页
            4.1.1 宜昌橙的遗传多样性第53-54页
            4.1.2 宜昌橙的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第54-55页
            4.1.3 宜昌橙资源的保护建议第55-56页
        4.2 叶片表型变异与数量分类研究第56-57页
    5. 问题与展望第57-58页
第三章 两个地方柑橘种的亲本分析第58-75页
    1. 引言第58-59页
    2. 材料和方法第59-61页
        2.1 试验材料第59-60页
        2.2 试验方法第60-61页
            2.2.1 SSR引物和DNA提取第60-61页
            2.2.2 PCR扩增和银染第61页
            2.2.3 数据分析第6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1-73页
        3.1 资源调查第61-65页
            3.1.1 “者竜皱皮柑”的资源调查第61-63页
            3.1.2 枳雀的资源调查第63-65页
        3.2 “者竜皱皮柑”亲本分析第65-69页
            3.2.1 cp SSR分析第65-67页
            3.2.2 n SSR分析第67-69页
        3.3 枳雀亲本分析第69-73页
            3.3.1 cp SSR分析第69-71页
            3.3.2 n SSR分析第71-73页
    4. 讨论第73-74页
        4.1 “者竜皱皮柑”的亲本起源第73-74页
        4.2 枳雀的亲本起源第74页
    5. 问题与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附录Ⅰ 77 对核SSR引物序列信息第83-87页
附录Ⅱ 77 个核SSR位点的多样性参数第87-91页
附录Ⅲ 宜昌橙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第91-95页
附录Ⅳ “者竜皱皮柑”与锦橙的形态学性状和果实品质比较第95-96页
附录Ⅴ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抑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经典自身免疫反应的先导物设计
下一篇:miRNA-709在红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