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典型自然河道形态结构差异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关系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8-19页
    1.1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1.3.1 典型自然河道形态结构研究现状第9-11页
        1.3.2 水体自净的定义及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第11-13页
        1.3.3 水体自净的研究方法第13页
        1.3.4 河道形态结构与水体自净的关系第13-15页
        1.3.5 河道形态结构与底质的关系第15-16页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16-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研究区概况和方法第19-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5页
        2.2.1 典型自然河道形态差异条件下水质指标测定第20-21页
        2.2.2 室内模拟氮、磷释放实验方法第21-23页
        2.2.3 赤水河底质重金属测定实验方法第23-25页
3 不同采样时期深潭 -急流水体差异性分析第25-30页
    3.1 不同采样时期急流-深潭水质差异第25-27页
        3.1.1 不同采样期急流-深潭水体氮素浓度比较第25-26页
        3.1.2 不同采样期急流-深潭水体溶解氧、BOD5、COD浓度比较第26-27页
        3.1.3 不同采样期急流-深潭水体总磷浓度比较第27页
    3.2 赤水河水质分析第27-29页
    3.3 小结第29-30页
4 不同形态结构底质营养盐氮磷释放差异性分析第30-35页
    4.1 不同上覆水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第30-32页
        4.1.1 不同上覆水对底泥TN释放的影响第30-31页
        4.1.2 不同上覆水对底泥TP释放的影响第31-32页
    4.2 不同光照条件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第32-35页
        4.2.1 不同光照条件对底泥TN释放的影响第32-33页
        4.2.2 不同光照条件对底泥TP释放的影响第33-35页
5 赤水河底质重金属研究第35-40页
    5.1 赤水河底质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第35-37页
    5.2 底质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第37页
    5.3 赤水河底质重金属污染污染评价第37-39页
        5.3.1 综合污染指数第37-38页
        5.3.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第38页
        5.3.3 地累积指数第38-39页
    5.4 小结第39-40页
6 讨论与结论第40-47页
    6.1 讨论第40-45页
        6.1.1 赤水河典型自然河道形态结构水体水质差异性分析第40-42页
        6.1.2 赤水河典型自然河道形态结构底质营养盐氮磷释放差异性分析第42-44页
        6.1.3 赤水河底质重金属分析第44-45页
    6.2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高压高含CO2天然气在地层水中溶解度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SDN的网络攻防平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