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多样性研究 | 第13-15页 |
1.1 姜黄素的药理活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 姜黄素的杀虫抑菌活性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姜黄素的杀螨活性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植物源杀螨剂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3 几丁质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 第16-20页 |
3.1 微生物几丁质酶 | 第17页 |
3.2 植物几丁质酶 | 第17页 |
3.3 昆虫几丁质酶 | 第17-20页 |
4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4.1 选题依据 | 第20页 |
4.2 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姜黄素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及对发育历期的影响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姜黄素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测定 | 第23-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1.1 供试螨类 | 第23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23-24页 |
1.3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第24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2.1 姜黄素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触杀毒力 | 第24页 |
2.2 姜黄素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剂量 | 第24-2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5页 |
第二节 亚致死剂量姜黄素处理朱砂叶螨卵后发育历期比较 | 第25-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1.1 供试螨类 | 第26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26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姜黄素对朱砂叶螨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41页 |
第一节 朱砂叶螨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 | 第29-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1.1 供试螨类 | 第29页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30页 |
1.3 试剂配制 | 第30页 |
1.4 酶源制备 | 第30页 |
1.5 酶源蛋白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1.6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 第31页 |
1.7 朱砂叶螨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测定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2.1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及N-乙酰-D-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2-33页 |
2.2 几丁质酶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 | 第33页 |
2.3 几丁质酶最适反应pH值及pH稳定性 | 第33-34页 |
2.4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2.5 动力学常数K_m的测定 | 第34-3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及姜黄素处理后活性差异 | 第36-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1.1 供试螨类 | 第36页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6页 |
1.3 试剂配制 | 第36页 |
1.4 酶源制备 | 第36页 |
1.5 酶源蛋白含量测定 | 第36-37页 |
1.6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 第37页 |
1.7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2.1 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几丁质酶活性比较 | 第37页 |
2.2 姜黄素对朱砂叶螨雌成螨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姜黄素对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1-61页 |
第一节 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1-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6页 |
1.1 供试螨类 | 第41页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1-42页 |
1.3 试剂配制 | 第42页 |
1.4 总RNA的提取 | 第42-43页 |
1.5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43-44页 |
1.6 引物设计 | 第44页 |
1.7 PCR反应 | 第44-45页 |
1.8 PCR产物克隆和测序 | 第45页 |
1.9 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2.1 朱砂叶螨总RNA的提取 | 第46页 |
2.2 朱砂叶螨TcCHTs基因扩增结果 | 第46-47页 |
2.3 朱砂叶螨TcCHTs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页 |
2.4 朱砂叶螨TcCHTs基因同源性分析 | 第47-5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4页 |
第二节 朱砂叶螨TcCHTs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及姜黄素处理后表达模式分析 | 第54-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1.1 供试螨类 | 第55页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5页 |
1.3 总RNA的提取 | 第55页 |
1.4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55页 |
1.5 引物设计 | 第55-56页 |
1.6 溶解曲线分析 | 第56页 |
1.7 定量PCR | 第56-57页 |
1.8 数据分析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2.1 引物扩增效率 | 第57页 |
2.2 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57-59页 |
2.3 不同浓度姜黄素对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9-6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