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单倍型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分子单倍型 | 第12-14页 |
1.2.1. 分子单倍型的组成要素SNP | 第12-13页 |
1.2.2. 分子单倍型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已建立的单倍型分析方法 | 第14-20页 |
1.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5页 |
1.3.2. 生物实验分析 | 第15-20页 |
1.3.3. 现有单倍型分析方法的评价 | 第20页 |
1.4. 焦磷酸测序技术 | 第20-25页 |
1.4.1. 焦测序的发展与完善 | 第20-23页 |
1.4.2. 焦测序技术的特征 | 第23-24页 |
1.4.3. 焦测序技术的应用 | 第24-25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8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单倍型的方法学原理 | 第28-40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单倍型的思路 | 第29-34页 |
2.2.1.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的实现 | 第31-34页 |
2.2.2. 两核苷酸不同步合成焦测序方程的构建 | 第34页 |
2.3.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单倍型的方法学原理 | 第34-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单倍型的方法研究 | 第40-72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的单倍型对象 | 第40-50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3.3.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单倍型的条件分析 | 第50-64页 |
3.3.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3.3.2. 实验方法 | 第51-56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3.4.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单倍型的原理性实验 | 第64-71页 |
3.4.1.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3.4.2.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3.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PCR产物的单倍型 | 第72-96页 |
4.1. 引言 | 第72页 |
4.2. TA克隆法构建单倍型质粒 | 第72-77页 |
4.2.1. TA克隆原理简介 | 第72-73页 |
4.2.2. TA克隆的一般过程 | 第73-75页 |
4.2.3. 单倍型的质粒构建 | 第75-77页 |
4.3. 单倍型PCR产物的方程系数 | 第77-88页 |
4.3.1. 实验材料 | 第78-79页 |
4.3.2. 实验方法 | 第79-84页 |
4.3.3. 结果与讨论 | 第84-88页 |
4.4. 不同步合成焦测序分析PCR产物的单倍型 | 第88-94页 |
4.4.1. 实验材料 | 第88页 |
4.4.2. 实验方法 | 第88-90页 |
4.4.3. 结果与讨论 | 第90-9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100页 |
5.1.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5.2. 不同步焦测序分析单倍型的方法学评价 | 第97-99页 |
5.3.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作者简介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